
【簡樸房/劏房/天井】房屋局早前向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提交「簡樸房」規管制度最新建議方案文件,為已登記單位提供較長寬限期至36個月,並建議推行認證制度,簡樸房須向政府繳交申請認證費。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立法會議員謝偉銓表示,業主擔心若有多處需要整修,再經專業人士認證,會加重成本,認為相關學會應該統一指引,令專業人士工作更暢順及符合政府要求。
謝偉銓今早(4月1日)在電台節目表示,規管「簡樸房」制度新方案建議登記期為12個月,寬限期為登記期完結後的36個月,即業主合共有4年時間適應新制度,時間是足夠,不過提醒政府亦要準備好足夠的單位去安置受影響的人。





免收或減收政府仍未有定案
對於政府考慮對及早申請認證者免收或減收認證費,謝偉銓認為這是鼓勵性質,若較簡單、改裝不多,專業人士收費可能大約是一萬元左右,「大家都會睇住條數嚟計,羊毛都是出在羊身上」。他指業主一般都是擔心成本問題,都希望投入的金錢將來有回本,且越多越好。不過寬減多少又或是否減免,政府仍未有定案。
相關新聞:簡樸房|約2千間面向四面圍封天井 需做好清潔 何永賢:業主越遲認證費用越高
業主憂多處整修認證費用昂貴
而建議推行認證制度方面,最新方案除原先建議的建築師、工程師、測量師外,政府亦新增了消防及屋宇裝備範疇的工程師作為指明專業人士,認證分間單位。謝偉銓認為對消費者來說好事,有更多選擇,但他指專業人士並非個個都是萬能,簡樸房的條款包括安全、消防、防水及設施等,他們認證時需負上責任,他關注到或會有些人會比較草率,純粹「簽個名」了事,就會造成不公平問題,認為政府要多加注意。
謝偉銓相信,進行認證的專業人士總體人手足夠,只怕業主一直拖,集中到寬限期最後一刻才申請,市場基於供求問題,收費自然會受影響,其次擔心是可能不熟悉消防,需尋求其他專業人士認證,收費可能貴一倍。亦有業主擔心,他們來看完之後,有多個地方不符合條款,要再進行整修後,再需要專業人士認證,費用又會否增加不少。
謝偉銓認為,這種種問題都是有些細節要研究,相關學會應該統一指引,令專業人士工作更暢順及符合政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