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銳意取締劣質劏房,規管簡樸房制度最新方案建議登記期為12個月,寬限期延長至36個月。房屋局局長何永賢今早(4月3日)在新城電台節目表示,社會大致支持政府提出的規管方案,而整體有約七成現有劏房毋須太多執整便可合規。她又認為任何生意都有人進場有人退場,如果個別業主認為執整成本太高萌生退意,亦會明白。
簡樸房︱七成單位毋須做太多執整
何永賢指,分間單位的執整成本相當視乎業主將單位分間成怎樣,「如果有啲一劏八,甚至一劏十一、十二我都見過」,這些個案比較極端,自然成本較高,可是有些只須加個煙霧感應器就行,費用隨時只是數百元。而政府過往做過調研,11萬分間單位中,有七成要做的修整不是太多,「其實好多業主都好好,有啲業主將個800呎單位分開,唔係真係分到咁細,想個單位企企理理先租俾人」。








何永賢形容:「任何生意梗有人進場,亦都有人覺得『我唔係好適合呢個生意』,正如有人搵工,就會有人辭工。」重申政府的目的是將惡劣的劏房淘汰。
被問到新政策會否拉高租金,何永賢指出租金從來是供求問題,截至上月已經有超過1.8萬個過渡性房屋單位投入服務,而以現時簡樸房1年登記期、3年寬限期的建議計算,4年時間足以有大量過渡屋落成,可以吸納這些居民。至2026、2027年,會有3萬簡約公屋單位,同一時間傳統公屋會繼續落成,所以相信替代居所方面不成問題。
她又指,簡約可替居民省下總計75.5億元租金,做到「藏富於民」的效果,舉例指在元朗簡約公屋中,接觸過一個新遷入住戶,現時其租金1600元,過去在劏房足足1.2萬元,「一個月慳成萬蚊,都十幾萬一年」,以居屋入場門檻二百多萬元、九成按揭計算,廿多萬元就可以做首期,可見簡約公屋在推動市民上進、上流方面的效果,也為市民提供動力,相信社會很快可以看到簡約公屋和過渡性房屋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