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專家指出,緬甸這次震央落在「實皆斷層」(Sagaing Fault)的其中一段,該區域200年來不曾有過動靜,「這次地震對我們來說並不意外」。
新加坡地球觀測站研究員韋生吉(Wei Shengji)對CNN表示,這次地震發生在實皆斷層的其中一段,實皆斷層本在歷史上就發生過多次強震;調查緬甸地震10年之久的他指,本次地震區段至少200年沒有動靜,就史料與現代科學的調查已能預見大地震將爆發。
據了解,實皆斷層全長約1200公里,從緬甸北部延伸至仰光並屬「右旋走滑斷層」,與印度板塊向歐亞板塊的俯衝碰撞直接相關;滑動速率高達每年18至23毫米,是全球活躍的陸內斷層之一。 1931年面波震級7.5地震;1946年兩次矩震級7.3和7.7;1956年面波震級7.0地震;2012年矩震級6.9,造成26人死亡、4000多棟房屋損毀。「這次地震對我們來說並不意外。」韋生吉向美媒說,地震發生之前,他已將相關風險告知緬甸當局和科學家。
斷層部分位移200公里
另據日本東北大學地層地質學教授遠田晉次指出,此次強震位於的實皆斷層,其中一部分位移了200公里左右所引發,規模大概是2024年元旦發生的日本能登半島地震的兩倍。
遠田也表示,位於震央上方的緬甸第二大城瓦城,幾乎都是古老脆弱的建築,他推估災情可能堪比2023年奪走近6萬條人命的土耳其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