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芯考慮收購聯電

半導體晶圓代工製造商格芯考慮與聯華電子合併。資料圖片

本報訊

芯片業可能迎來重大併購,半導體晶圓代工製造商格芯(GlobalFoundries)被曝考慮與台灣第二大半導體製造商聯華電子(聯電)合併。若交易達成,將建造一家生產橫跨美亞歐而總部位於美國的更大型公司。

日經新聞報道,格芯已就可能的交易與聯電接觸,美國和台灣一些官員都知曉雙方接觸。目前尚不清楚格芯會不會直接提出收購聯電。兩家公司可能併購的消息傳出後,紐交所上市的聯電美股早盤拉升,短短十分鐘左右,盤中漲幅就從3%以上迅速擴大到20.1%,後回吐部分漲幅,早盤尾聲時日內漲不足15%。

盤初曾跌約3%的格芯股價早盤一度跳漲,刷新日高時漲約3.1%,後很快抹平漲幅,重回跌勢,早盤尾聲時跌約2%,尾盤小幅轉漲。最終,聯電收漲近9.2%,格芯收漲0.05%。到3月31日收市,格芯的市值約為204億美元,聯電的市值超過184億美元。

目前格芯與聯電各自佔全球晶圓代工約5%左右的份額。分析師稱,若合併成功,新實體將超越三星代工業務,成為僅次於台積電的全球第二大純晶圓代工廠。

報道援引有關評估計劃稱,格芯與聯電可能的併購交易將創造一家地域分布足夠廣泛的芯片製造商,從而在地緣政治局勢持續緊張時,讓美國能獲得相對不那麼先進的老款芯片。

上述評估認為,格芯與聯電合併後的公司將具備顯著的戰略優勢。如總部將設於美國,股東結構將更有利於獲得政策與資金支持。同時,工廠布局橫跨美洲、歐洲與亞洲,供應鏈更具韌性,增強與全球主要代工廠競爭成熟制程訂單的能力。

所謂「成熟制程」,是指28nm及以上、技術相對成熟、成本低、應用廣泛的芯片,廣泛用於汽車、工業控制、通訊基礎設施和軍事設備,佔全球芯片需求的70%以上。雖然先進制程吸引著大量資本與目光,但行業人士普遍認為,真正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的,是穩定可靠的成熟制程產能。

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