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科技得天下 引領經濟大潮流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主持一場備受關注的民企座談會,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復出」,多家科技企業挑大樑。外界普遍認為,在美中新一輪貿易戰的大背景下,得科技得天下,未來中國對私營企業,特別是科技企業的支持將會有增無減。

中國上次召開民企座談會是2018年,正值特朗普第一任期的中美貿易戰,輿論盛傳「民企離場論」,習近平在會上否認了「離場論」;本次座談會的時機恰逢特朗普剛剛宣布對華加徵關稅,「貿易戰2.0」開打;同期DeepSeek、宇樹科技分別在人工智能和機械人領域「火出圈」,在全球掀起討論。另一個背景是——一年一度的兩會即將於3月份登場。在兩會上,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將循例公布2025年的全年經濟增長目標,外界普遍預測將維持5%左右的目標。近年來,受貿易戰及新冠疫情影響,中國經濟面臨外部壓力增大、內部困難增多的境況。根據官方數據,民營經濟貢獻了50%以上稅收,60%以上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企業數量。這些數據都證明了,民企是中國經濟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這次會議正是想提振民企信心,進一步釋放民企發展潛力,以應對美國接連發起的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

座談會備受關注的是馬雲出席,過去5年馬雲因為「砲轟監管」而低調行事,一度長居日本,回國後也極少露面。事件影響不僅是阿里巴巴,騰訊創辦人馬化騰、百度創辦人李彥宏等網科巨頭都明顯變得低調,非必要不多做公開發言。是次馬雲的出席,被外界視為當局支持民企的強烈訊號,有利於掃除民企在發展業務時不必要的顧慮。

此外,相比2018年的民企座談會,今年參會的民企行業構成發生重大變化,未有主營房地產的企業參會,而科技領域明顯成為此次座談會的「主力軍」,折射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趨勢。互聯網與信息技術有騰訊、阿里巴巴、奇安信、DeepSeek;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有小米、比亞迪、華為、宇樹科技;新能源與清潔技術有寧德時代、正泰集團;半導體與關鍵技術除了華為之後還有韋爾股份。

分析認為,這種變化很明顯是中國當局強化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也是中國完成《中國製造2025》計劃之時,這個計劃初衷是使中國製造業完成轉型升級,提出了十大方向,過去十年,其中的新能源汽車、智能製造等都得到長足發展,從本次座談會列席名單來看,也與「中國製造2025」涉及行業契合。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