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未來以文明(下)

(接昨日)AI就像一個絕頂聰明的孩子,二十四小時無間斷地學習著父母。父母的所有表現,善良還是邪惡,道德還是偽善,都被孩子學在眼\xf9堙A等他長大,便會如法炮製,以牙還牙。

  因此,我們可以這麼認為:「道德」從一開始,是人類文明發展的表現,比如尊老愛幼、以誠待人、無私奉獻,這些看似對於人類基本生存無幫助的行為(試想一下,為了搶奪生存資源,應當以道德相反行事才對吧),最終可能在拯救人類自己——當道德成為大數據的主流,那麼AI便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反哺人類,反之,如果網絡上充斥著利益為先、戰爭衝突、弱肉強食這樣的價值觀,那麼未來越來越聰明的AI,發展成為新文明之時,可以想像,它們會怎麼對待「效率低下」的無用人類?

  從某種程度來說,宗教在此刻與科技達成了統一,就像佛學所說的「人類共業」這種玄乎其玄的詞句,其實一點也不難理解,今時今日,我們正在創造著人類共業。所以,在網上發表的每一句話,請三思而後Output,就像面對自己的孩子一樣,保持善良,尤其保持共情弱者之心,就是保護未來的我們。

  劉慈欣在《三體》中,當人類面臨三體人即將抵達並佔領地球的滅頂之災時,有人貫徹生存主義,犧牲一切換求生,最後一切滿目蒼痍,人類決定:「給歲月以文明,而非給文明以歲月」,即是優雅地等待滅亡。我們這樣碳基生物之生命,就如宇宙中的一粒浮塵,總會被更強大之物替代,與其擔憂滅亡,不如將文明篆刻在此時此刻的時間碑文中。新的一年,頓覺時間被按了加速器,未來並不遙遠,保持善良勇敢,才能在未知中繼續前行。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