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又圓了 祈禱人間闔家歡樂

今年中秋節的月亮真圓,分布在全球各地的華人這天都對中秋節,有著特別溫馨的情懷。值此世界局勢反復動盪之際,一輪圓月帶來清涼與溫馨,理應值得憧憬。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中的傳統節日,時間為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得此名,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並非當代才有,而是在千百年的賡續中幾經演化流轉。古老禮俗與眾多神話傳說,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唐明皇游月宮等,以及中華傳統文化中的諸多因素,為中秋節注入豐富內涵,文人墨客借此留下眾多詩詞文章,最終,「闔家團圓」的精神指向,成為現今中秋節的主要文化內涵。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除中國外,中秋節還在日本、朝鮮半島、東南亞以及歐美唐人街等地區流行。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夏官司馬.大司馬》:「中秋,教治兵。」現在也有的寫作「仲秋節」,嚴格地說應為「中秋節」。因為「仲秋」所表示的時間概念是秋天中間的整整一個月。《古今圖書集成》用「仲秋部」記載整個陰曆八月,用「中秋部」記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一天。對此,明人徐炬《事物原始》引唐詩人歐陽詹《玩月》序雲:「秋之於時,後夏先冬;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之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諸月數,則蟾兔圓,故曰『中秋』。言此日為三秋之中也,又謂之月夕。」

唐代劉禹錫在《八月十五日夜玩月》寫下的「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能變人間世,翛然是玉京」就將人們的玩月之情提煉而出。而蘇軾在《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寫下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更是朗照古今,承載了人們共有的哲思與期盼。到了中秋節,無論是在華人密集的繁華的大城市街道上,還是在寧靜的古鎮小巷\xf9堙A民眾都能看到各種各樣的燈籠和燈飾掛滿了樹枝和屋檐,五彩繽紛。

祭月和拜月是古代中秋節的核心儀式,古代帝王和貴族以此表達對天地的敬仰和對豐年的祈求。隨著時間推移,這些儀式逐漸融入民間,成為普通百姓的節日慶典。賞月則是中秋節的一大亮點,文人墨客常常在此時吟詩作賦,借月抒懷,表達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據說,今年的中秋節恰逢超級月亮期間。超級月亮出現在月亮離地球最近的時候,比平時更大更亮。天文學家稱,這種情況已有60年沒出現過了。另外,據稱,2024年的中秋節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地方,就是2024年是甲辰年與無春年交匯,也是60年一遇。

在全球範圍內,各國的中秋節慶祝活動雖然有所不同,但總的來說,人們都會在這個重要的節日\xf9媗w聚一堂,共享美食、欣賞明月、傳承文化。除了賞月和品嚐美食外,現代社會還為中秋節增添了許多新穎的慶祝方式,如文化表演、社區活動、月餅製作比賽等,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節日的內涵,也使人們在歡樂中感受到「幸福文化」的魅力。

中秋之夜,當一輪明月高懸天際,照亮千家萬戶,對於遍布世界各地的華人而言,這份團圓的光輝似乎隔著千山萬水,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遙遠與思念。然而,在這個充滿溫情與傳統韻味的節日\xf9堙A華人之間由衷的中秋祝福多姿多彩,如同一座座跨越時空的橋樑,將遠在他鄉的遊子與故鄉緊緊相連。在未來的日子\xf9堙A無論身處何方,無論風雨交加,華人都將銘記這份中秋的溫情與美好,讓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永遠滋潤著心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