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克頓中學學校紀念前校長陳鴻祥

艾克頓中學學校網站近日刊登了紀念該校前任校長陳鴻祥的特刊,多位友人和中文學校的同事在特刊中表達了他們對陳鴻祥先生的敬仰和思念。陳鴻祥遺孀常軍女士感謝社會各界在丈夫去世之後的幾個月來給她的慰問和鼓勵。

在與失智症抗爭超過15年後,陳鴻祥 (Harry Chen)先生今年1月份在麻州艾克頓鎮家人陪伴中安詳去世,享年67歲。他於1982年在南京氣象學院獲得數學學士學位,移民來到波士頓地區之後成為一名出色的軟體工程師。

艾克頓中文學校前任董事長芶燕妮女士在紀念特刊中,以「德馨雅行,潤物無聲」為題深情悼念了陳鴻祥先生。她表示,陳鴻祥先生給社區留下很多寶貴的遺產。「他用他的體力行和志願精神吸引和鼓勵了許多為社區服務為中文學校服務的志工們。他是位非常有前瞻性的領導,讓中文學校在建校之初就有融入主流服務社區的理念,跟當地收養中國兒童的美國家長組織聯合,讓他們的代表加入艾克頓中文學校董事會,建立中文第二外語班。他鼓勵並支持華人參政議政。2007年陳鴻祥極力遊說,讓我加入幫助孔軒競選艾克頓學區委員的團隊。孔軒的選舉開啟艾克頓華人參政之先河,其中有許多是陳鴻祥的功勞。」

芶燕妮在文章中還提到,陳鴻祥先生文采極佳,翻譯了由泰勒(Virginia Taylor)女士撰寫的《紅絲線》一書,書中講述了她去中國杭州收養兩個女兒的經歷。《紅絲線》由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年在中國出版,該書的英文版(The Red Thread)2016年由波士頓雙語傳媒和出版公司在美國出版。

「2022春天,常軍以陳鴻祥的名義為艾克頓植物園的中國花園小徑捐贈了一個戶外餐桌,供去植物園的遊客使用。常軍說陳鴻祥這一生付出最多的是艾克頓中文學校。建立陳鴻祥紀念基金,造福中文學校應該是對陳鴻祥最大的安慰,」芶燕妮寫到。

陳鴻祥先生的另外一位好友王澤養先生在特刊中,以「悼念好友陳鴻祥」為題回顧了陳鴻祥先生參與創建艾克頓中文學校以及與疾病抗爭的細節。1999年6月,王澤養加入思科公司,一年多後陳鴻祥受僱,他們成了同事。

王澤養在文章中回憶到:「他一直是學數學的,數理的基礎好,工作認真,負責。公司裡有不少住在艾克頓的華人朋友。緊張工作之餘,大家一起午餐,打太極,打乒乓球,滑旱冰。也討論我們在幾年前就提出的在艾克頓辦一所中文學校的想法。華人居民不斷增加的艾克頓應該有華人社團的組織。中文學校以教育為方向,可以服務華人家庭的需要,也便於華人逐步參與本地和整個波士頓社區的各種活動。學校有每周的教學和文化活動,也會有一定的流動資金。這個想法得到了鴻祥的認同。」

「大約2020年春天,常軍約我陪陳鴻祥去麻省總醫院(MGH)看腦科醫生。鴻祥當時還認得我,但是已經不能操作電腦,也不太能讀書看報。在醫院照了片子,確定鴻祥是得了比較罕見的額頭顳葉性失智症,而且到了症狀明顯的階段。目前還沒有找到這種病發生的原因,也還沒有有效治癒的方法。如果早期發現,醫學上還在探討有藥物可能可以延緩病症的發展。為了讓大家能了解,及早發現這種特殊的疾病,常軍專門到中文學校為大家做了關於額頭顳葉性失智症的講座,」王澤養寫到。

王澤養和眾多陳鴻祥先生的好友們表示,陳鴻祥先生的去世是波士頓西郊華人社區的重大損失。他說:「疾病毀了陳鴻祥的記憶,他的生命,但是他曾經為社區,為朋友,為家人傾心奉獻的精神會永遠活在我們的記憶中。」

本報記者李強波士頓報道

陳鴻祥(前排右二)在2015年藝文小集中談《紅絲線》之後合影。 李強攝

陳鴻祥是艾克頓中文學校創始人之一。

波士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