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以什麼心態和美國打交道(下)

不過,就相當長一段時間而言,仰視、俯視都不是對美輿論風向應有之態。 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中美都會處在戰略相持期,平視美國是所有國民應當的輿論風向,既要學習美國的優勢與長處,也要揚棄美國的缺點與短處。 不要情緒化地看美國,而是要站在中國利益與立場冷靜地看美國,恐怕是中國國民心態與輿論成熟度的重要表現。

1980年代是二戰以後美國對華態度友善最高峰的時代,其次是21世紀第一個10年「911事件」以後到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北京奧運時期。 前者是把中國視為反甦的冷戰工具;後者是把中國視為反恐的盟友。 2008年底,美國輿論開始了轉向的萌芽。

到2012年歐巴馬第二任期「重返亞洲」時,美國對中國的警覺才開始。2017年特朗普上台打破了所有的搖擺與糾結,2018年美國戰略報告直接把中國定義為最大競爭對手,取代了過去恐怖主義、伊朗、北韓或俄羅斯的地位。 這裡面最大的誘因是,美國戰略界對中國強大的真實感知。十八大以後,中國造航母、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南海造島礁、搞高科技、造大飛機等等。美國人認為,中國就是朝著一個「超級大國」的狀態來打造自己,活生生就是一個19世紀美國崛起時的樣子。 但他們只猜對了一半,中國是要尋求國家崛起、民族復興,但中國不會成為美國過去的樣子。

在我看來,中國學界對美國並不存在嚴格意義上的友好派和強硬派 對美戰略研究界也沒有很清楚地區分誰是友好派,誰是強硬派。在中國,美國研究的圈子並不大,平常常常在研討會中見面,私下聚會更是稀鬆。但中國學界與美國學界的最大不同在於,意識形態桎梏較少,務實主義較多。我相信,絕大多數中國學者的立場仍是站在中國這邊的。

對美輿論的急轉,尤其是最近的舊金山會晤前後,並非學術界有意為之,也不像過去那樣由官方刻意為之,而是國內輿論從雙邊外交氛圍出發而產生的一種輿論自覺。那些不在學術界、但在新媒體上部分引領著輿論的大V及一些媒體擁有必要的政治敏感性,不願意在這個節骨眼上繼續靠罵美國而獲得流量。我完全同意在對美國輿論上要避免急轉變。平視美國,是最理性的對美態度。

面對中美未來幾年因實力消長所產生的結構性矛盾衝突,中美能夠合作共贏的基礎是鬥爭實力。中美在氣候變遷、跨境反洗錢等多個領域是有合作共贏空間的,但在科技、貿易、台灣、新疆、西藏、意識形態等多個領域上,「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路還很長。 與美國的合作共贏,不是求出來的,更不是跪出來,而是「敢鬥善鬥」出來的。

《經濟學人》近期有一個民意調查,認為不同年齡層的美國人對中國的看法很不一樣。認為中國「友善」的美國年輕人比例遠高於中年人、老年人。從這個角度來看,寄望於美國人民,其實是寄望於年輕一代,透過兩國技術代差、實力比拼的接近,例如當越來越多年輕人在新媒體尤其是TikTok上看到繁華的中國城市、祥和的中國社會、先進的數位經濟時,自然會產生對中國的「理解、尊重與求同存異」。

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應該有更多對美國的「接觸」策略。 要讓更多中國人不設限地接觸美國人,讓更多美國人進入中國。 越接觸中國,可能會讓對方更知道中國的國家實力與社會便捷,也更能理解中國的不易與艱辛。 對此,在各個層面上改革外事報批制度,便利化中美人文交流,克服各種條件鼓勵中美民間交流,變得越來越迫切。

美國政治精英層偏好意識形態或現實主義的視角,看待中美之間「老大易位」矛盾,但一般老百姓想法並沒有那麼複雜。即使他們被一些民粹主義輿論潮流影響,但一旦與旅遊、貿易、教育等與個人事務掛鉤的事件裡,他們對華態度往往是務實的。

由此看,推動全方位開放政策,改善國內旅遊品質與環境,讓更多美國人以各種方式走進中國,喜歡來中國,或許,中美兩國的許多問題便會迎刃而解。 正如著名學者章百家先生的一篇名作,中國一向是「改變自己,影響世界」。 根據統計,2023年外國遊客排名最多的前十大國家中,已沒有中國。 中國的旅遊景點、數位支付、跨境金融、網路服務等等若都能再往前進一步,外國對中國的印象肯定會進一大截,而中國對世界的影響力也更能夠突飛猛進。——轉自《觀察者網》

▍王文 中國人民大學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教育部)執行長 ▍

星島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