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代投簡歷 撒網捕魚求職策略有效

利用AI技術的Job GPT為求職者自動填寫申請表。LazyApply

人工智能(AI)發展迅速,專業人士社交平台領英(LinkedIn)早前宣布為付費用戶提供申請求職的輔導服務,市面上也有一些運用AI的求職服務,由機器人代勞填寫求職申請表。

科技雜誌《連線》(Wired)報道,軟件工程師約瑟夫(Julian Joseph)今年7月被裁員後,發現一家名為LazyApply的公司提供一種名為Job GPT的AI服務,承諾「一鍵」自動申請數千份工作,只需填寫一些關於求職者技能、經驗和期望職位的基本信息。

約瑟夫支付250元購買了終身無限計劃,安裝了LazyApply的Chrome瀏覽器擴展後,機器人就代表他在領英和Indeed等網站上快速搜索符合他條件的工作申請。為了提高效率,他出動兩台電腦瘋狂處理大量申請。到了第二天早上,機器人已經替他申請了近1000份工作。

這個工具並不完美,對一些申請表的問題有時給出混亂的答案,但它以一種「大力出奇跡」的方式發揮了作用。約瑟夫說,LazyApply完成了約5000份工作的申請後,他獲得約20個面試機會,成功率約為0.5%。這與他手動申請200到300份工作後獲得的20次面試相比,成功率明顯太低,但考慮此舉節省很多時間,他覺得投資值得。

LazyApply沒有回覆《連線》的查詢。

根據人才解決方案公司AMS和人力資源咨詢公司Josh Bersin Company在25個國家進行的一項研究,今年招聘一名新員工的平均時間達到了44天,創歷史新高。

招聘經理對此各有看法。人才招聘公司People Science 的執行長尼克洛斯(Christine Nichlos)認為,使用AI是求職者對工作不認真的表現。經營科技招聘公司NeedleFinder Recruiting的道森(Emi Dawson)說:「我並不關心簡歷是怎麼到我手裡的,只要這個人行就行。」

類似LazyApply的機器人程式已有不少,比如Sonara公司每月收費高達80元,可以自動完成多達420份申請,並從數據庫中推薦工作。本報訊

科技-三藩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