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名芬蘭居民在與俄羅斯電話通話時,先後聽見未知聲音並出現通話中斷異常,引發監聽疑雲。根據芬蘭國家廣播公司(Yle)報導,多位用戶使用行動網路撥打俄方電話時,通話過程出現無預警的聲音干擾。受訪者安娜(Anna)在與親人通話期間,突然聽見一名俄語男性聲音回應,通話地點為彼得羅扎沃茨克(Petrozavodsk)。另一名受訪者米拉(Mila)撥打位於維堡(Vyborg)的俄國Beeline號碼時,也同樣聽見陌生男性聲音插話並導致通話中斷。此類跨境通話監聽營造不安全氛圍,引起芬蘭電信業者與情報單位高度關注。
電信業者回應
芬蘭電信業者艾麗莎(Elisa)旗下負責人雅科·瓦倫紐斯(Jaakko Wallenius)對此向Yle表示,這些通話異常極有可能源自「俄方方面」的行動。由於通話一旦進入俄羅斯電信網路,芬蘭境內的業者便無法有效阻止監聽或截取。艾麗莎指出,他們只能確保本地網路的通訊安全,但使用者一旦撥出跨境呼叫,便完全掌握在俄國電信營運商手中。這使得任何聲音干擾或通話中斷,都可能是俄方當局在掌控網路層面進行監聽。雅科強調,除非俄方改變監管政策,否則業者難以採取進一步防護措施。
法律和監控要求
芬蘭安全與情報局(Supo)向媒體說明,根據俄羅斯現行法規,當地電信業者必須對所有通訊資料進行儲存與監控。這一法律框架涵蓋傳統電話通話以及各種網路通訊服務,允許俄方當局攔截並監聽用戶對話內容。芬蘭情報單位認為,俄國立法目的在於加強國家安全,但對跨境私用通話造成嚴重隱私風險。由於通訊監控措施在法理上獲得授權,俄國電信營運商並無法拒絕政府的監聽要求。這也讓跨境通話的安全性受到質疑。
新法草案動向
此外,Yle報導指出,俄羅斯國會正審議新一輪法案,擬要求電信業者對來自國外的通話進行標記並阻擋可疑來源。根據草案內容,業者須將疑似跨境通話錄音並上傳給政府機構以供後續調查。若法案通過,俄方當局將對潛在的外部通訊進行更嚴格的過濾,進一步限制跨境私用通話的自由。該草案同時可能要求營運商對頻繁使用國際漫遊或長時間未使用的SIM卡用戶短暫切斷網路服務。分析人士警告,新規實施後,通話干擾及中斷現象或進一步加劇。
面對俄方強制監控與可能升級的新規,芬蘭電信業者與安全單位正持續監測事態發展。使用者在進行跨境通話時,應保持警覺並盡量使用加密通訊工具。芬蘭當局暫未對民眾提供具體的防範建議,但呼籲在跨國通話時提高安全意識。通話監聽風險不僅影響個人隱私,也可能帶來更廣泛的國家安全顧慮。未來雙方若無協議,通話監控對跨境交流的影響有待觀察。
來源:united24media.com
封面來源:Adobe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