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有的放矢疫後曠課減少

新冠疫情期間,全國K-12長期曠課人數比疫前增加近一倍,如今終於出現穩定改善跡象。研究顯示,長期曠課與成績低落有關,這類學生的高中輟學率也比較高。分析認為,只要加強支援和做好數據收集,就能有助改善曠課情況。

長期曠課是指學生的曠課天數達一個學年的最少10%。在大部份州的定義,不管曠課理由如何,如果學生一年曠課18天,就被視為長期曠課。

為代表性不足的學生發聲的非牟利組織EdTrust的政策分析師費爾頓(Carl Felton, III)接受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訪問時說︰「數千名學生已回歸校園,這代表各州在這方面正在努力工作。」

早期干預 積極外展

費爾頓近日發表一份報告,研究了全國22州和首都華盛頓的政策如何幫助改善學生出席率。他指出,各州在不少方面做得很好,例如收集和公布可靠數據,對早期干預和外展工作投放資源,而非做出處分,「這是我們希望看到的事正在發生」。

華府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報告指出,多項數據分析早已證明,疫情期間長期曠課率飆升,從2019年15%升至2022年28%。

費爾頓其中一個研究領域是懲罰性做法的成效。他表示,各州需要徹底禁止體罰和為輕微違規行為停學等其他嚴厲懲罰,因為這些做法只會傷害師生關係,讓學生感到學校危險或沒有動力上課。

包括南方州份等多州迄今仍容許學校體罰。根據聯邦數據,2017至18學年全國超過6萬9000名K-12公校學生遭到體罰。但最新聯邦數據顯示,在不少K-12學生進行遠距學習的疫情期間,體罰情況出現減少。

費爾頓認為,為了讓學生想要身處學校環境,必須讓他們知道他們得到關心,而校內的大人將學生的最佳利益放在心上。

他指出,課後活動和心理健康支援等獲研究認證的服務有助建立正面的校園氛圍,「這些我們所知的做法解決根本原因,所以可以降低長期曠課率」。

投入資源 收集數據

費爾頓發現,康乃狄克和馬里蘭等多州對「用愛包圍」(wrap-around)服務投資數百萬元,例如心理健康支援和家訪,加州的相關投資更高達數十億元。

他說︰「只有真正接觸到人們,才能解決到問題。我們需要優先考慮那些旨在讓學生和家長參與的投資和政策,並確保他們得到他們所需的支持讓他們每天上課。」

費爾頓的報告突顯了收集高品質曠課率數據的重要性。他認為,若沒有這方面資料,就無法直接撥出經費和建立計劃針對曠課風險最高的學生群體,例如有色人種、低收入、身障者和英語學習者,否則各州和地方教育部門需要重新思考相關策略和投資。

他指出,數據收集的頻率也有重要角色。不少州每季以至每年才公布一次出席率數據,使學校難以第一時間掌握情況,對問題做出適當回應。康州每月公布出席率數據,是曠課率最低的州份之一。

但費爾頓所研究的州份之中,只有半數要求教師每天點名記錄出席率,以及明確規定學生在學校上課多久才被視為出席,他認為需要做出改變。他說︰「學生和家長需要知道他們必須接受哪些出席標準,才能避免出現長期曠課的情況。」

費爾頓相信,明確的指標也有助教師和學校管理人員,向他們的學生和家庭提供更好的支援。本報訊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