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頭為何搞不定一頓飯

銀色飛碟狀建築矗立在洛杉磯聖塔莫尼卡大道上,這\xf9奡蕈g人潮湧動,如今卻只剩下喧囂過後的反思與爭議。

開業初期,特斯拉餐廳門口排起長達13小時的隊伍,80個超級充電樁車位一位難求。馬斯克七年磨一劍的夢想,終於成為現實。然而僅僅兩周,餐廳的菜單便大幅縮水,24小時營業承諾被迫取消,機器人服務員據說居然是人工遠端操作。曾經被追捧為「未來餐飲體驗」的特斯拉餐廳,迅速陷入運營困境和公眾質疑中。

馬斯克在2018年就提出特斯拉餐廳的構想,希望打造一個融合20世紀50年代復古美式汽車餐廳、超級充電站與露天電影院的複合式空間。這個位於好萊塢的餐廳,外觀呈銀灰色圓形,宛如一個巨大的UFO降落在城市。配備80個V4超級充電樁、兩塊800吋巨型電影銀幕和超過250個座位。

餐廳主打科技感體驗,特斯拉車主可直接從車機螢幕點餐,有專人送餐到車上。Optimus機器人在現場幫忙盛裝爆米花,與顧客互動擊掌。開業首日6小時創造4.7萬美元營收,比附近麥當勞高出30%。然而僅三天後,問題就開始浮現。點餐系統發生故障,車主不再享有「送餐到車」服務。非車主更慘,必須等到服務完車主後才能點餐,有時排隊得等上2、3個小時。

顧客體驗與期待出現明顯落差。有人抱怨排隊太久、出餐速度慢、餐點味道普通。一份金槍魚熔岩三明治、烤乳酪和薯條的總價接近50美元,但質量和分量令人失望。附近居民對餐廳的噪音與交通擁堵抱怨不已:「你能送人上火星,卻搞不定洛杉磯一頓午飯?」餐廳還淪為政治抗爭舞臺,示威者在餐廳外拉起布條,用氣球諷刺馬斯克在特朗普就職典禮上「行納粹禮」的舉止。

此類活動,幾乎每個周末都會上演。業內人士尖銳指出:「這餐廳的最大價值不是賣漢堡,而是賣品牌。本質上更像是一家實物形態的廣告片場。」

特斯拉餐廳迅速跌落神壇的核心原因在於傲慢——科技巨頭認為技術能夠解決一切問題,包括像餐飲這樣需要人性化服務的行業。特斯拉試圖將汽車行業的科技體驗直接移植到餐飲業,卻忽略了餐飲業的本質:食物質量、服務效率和使用者體驗比科技噱頭更重要。

馬斯克的風格是「想法很宏偉,執行很倉促,問題滿地」。這種急於將不成熟產品推向市場的做法,在汽車行業可能通過OTA更新來修復,但在餐飲行業,顧客的一次壞印象幾乎是不可能挽回的。

特斯拉餐廳的案例,給那些準備跨界傳統行業的科技企業提供了寶貴教訓:無論科技多麼先進,都不能替代傳統行業的核心價值。在餐飲業,食物的味道、服務和環境的舒適度永遠比噱頭更重要。

特斯拉餐廳門口,那塊20米高的巨幕依然播放著《陰陽魔界》和《瘋狂賽車》。但排隊人潮已散去。馬斯克旗下的高科技企業屢屢完成驚人創舉,卻在餐飲生意上栽了跟頭。

或許這就是科技與人文之間的鴻溝,不是靠炫酷的概念就能填補,而是需要腳踏實地尊重每個行業的基本規律。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