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週五(24日)宣布,已對中國「未能履行」2020年特朗普政府時期所簽署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展開新一輪關稅調查。此次調查依據《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進行,顯示特朗普政府再次意圖追究北京未達成貿易承諾的責任,並可能為新一輪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鋪路。
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美聯社
綜合INDIA TODAY等媒體報道,這項公告發布的時間,恰逢美中官員預定於週六(26日)在吉隆坡舉行關於稀土出口管制的磋商前夕,顯示兩國貿易緊張關係再度升溫。
所謂「第一階段協議」旨在縮減美中貿易失衡。協議要求北京在兩年間,每年增加購買美國農產品、製造品、能源及服務共計2,000億美元。然而中國未達成該目標,並將原因歸咎於2020年1月簽署協議後不久爆發的新冠疫情,導致全球供應鏈中斷。
根據USTR在《聯邦公報》上公布的通知,中國似乎也未履行其在智慧財產權保護、強制技術轉移、農業改革及開放金融服務業等方面的承諾。這些議題正是特朗普政府早前對中國徵收關稅的核心理由,當時美方希望藉此迫使北京採取更公平的貿易政策。
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在聲明中指出:「啟動這項調查彰顯了特朗普政府堅決要求中國履行第一階段協議承諾的決心,同時保護美國的農民、牧場主、勞工與創新者,並建立一個更具互惠性的中美貿易關係,造福美國人民。」
公告指出,此次調查將重點檢視中國如何落實──或未落實──其在2020年協議中的義務。USTR將自10月31日至12月1日開放公眾意見徵詢,並於12月16日舉行公開聽證會,收集更多相關意見。
分析認為,此項新調查可能強化特朗普政府在法律上的正當性,以便在美國最高法院推翻現行依《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徵收的關稅後,重新加徵或擴大對中國商品的關稅。目前,美國對多項中國商品徵收約30%關稅的案件,已排定於11月5日由最高法院進行辯論。
新聞及封面圖片來源: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