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項新調查描繪出加州年輕世代的心理現況,面臨艱難之餘仍抱持希望。
加州藍盾保險公司與非牟利組織Children Now發布的新報告顯示,加州約94%的年輕人表示經常面臨心理健康挑戰,較2023年的87%有所上升,其中三分之一受訪者自評心理健康狀況為「一般」或「不佳」。
該調查在今年4月至6月期間,在加州各地訪問了750名14至25歲的年輕人。其他重要發現包括:
—約98%自述心理健康狀況不佳者為有色人種年輕人;
—25%心理健康不佳者屬LGBTQ+群體;
—主要壓力源包含槍枝暴力、住房負擔、歧視及氣候變遷;
—超過三分之一受訪者表示因羞於啟齒而未尋求專業協助。
調查顯示,社會經濟問題是壓垮年輕人心理健康的關鍵因素:87%的人擔憂住房成本、84%擔憂食品價格、73%將求職困難列為首要隱憂。約85%的受訪者對槍枝暴力表示憂慮,78%則將氣候變遷與種族歧視視為首要問題。
洛杉磯縣地區今年初遭受毀滅性山火侵襲,近來持續面臨聯邦移民突襲,當地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在全州最差。約90%的洛杉磯年輕人將住房負擔能力列為首要問題,85%指出氣候變遷與移民歧視是主要壓力來源。
超過半數受訪年輕人每日花4小時以上使用社交媒體。逾40%認為社媒有益心理健康,近90%表示藉此維持人際連結。
相比之下,近三分之一年輕人表示社媒對其心理健康有害,同等比例曾遭受網路霸凌,近七成認為社媒體助長了負面的身體形象。
對於調查結果,Children Now行為健康主任法蘭西斯(Lishaun Francis)批評社媒「某種演算法能精準掌握孩子的年齡,並針對性地推送令他們自我否定的不良內容。」
家長往往只著眼於限制青少年使用社媒的時間,聖地牙哥加大精神醫學臨床教授、兒童精神科醫生詹金斯(Willough Jenkins)指出,家長應主動詢問孩子用電子設備的「感受」,協助其自主察覺對社媒的不健康依賴。
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