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曾維燊
圖:生成示意圖
到三藩市旅遊,遊客的行程總少不了金門橋、漁人碼頭、九曲花街。這些國際知名的景點,成為全球遊人必到的打卡位。可是,若果你在市內街頭細心觀察,或會在街角電燈柱旁發現一個個紅色鐵箱,低調得幾乎被人忽視。這些箱子並非裝飾,也不是電箱,它們有一個共同身份——緊急報警箱。全市合共有2039個,構成一道隱形的城市打卡系列圖。
昔日的「生命線」
在二十世紀初,電話尚未普及,三藩市警局和消防局要接報火警或意外,極度依賴這些紅色報警箱。市民只要扳動手把,訊號便會即時傳送到控制中心,消防車隨即出動。對於當年居民而言,這些箱子是城市安全的生命線。
被科技淘汰的系統
隨着電話及手機普及,紅箱的重要性大幅下降。今天,即使市內仍有2039個報警箱,能真正正常運作的只剩少數,多數已失修或完全無法使用。三藩市政府曾多次討論是否拆除或保留,但因涉及經費、公共安全,以及歷史價值,計劃始終未有定案。
歷史與文化的印記
雖然紅箱功能式微,但它們卻是城市歷史的一部分。這些箱子陪伴三藩市走過多次大火與地震,見證城市的危難時刻。對老一輩居民來說,紅箱象徵着過去的安全感與集體記憶。對遊客而言,它們就像散落街頭的「隱藏打卡位」,提醒人們這座城市不只有浮誇的地標,還有藏在細節裡的故事。
今日的「都市景觀」
有旅遊博主形容,與其說這些紅箱是過時設施,不如說它們是散落全城的公共藝術。紅色外殼配合舊式設計,與現代街景形成強烈對比。部分攝影愛好者更專門以紅箱為題材,拍攝城市角落的冷門美學。
若果你在紅箱前舉起相機,背景往往是車水馬龍的街道、人來人往的行人、或是歷史建築的外牆。這些照片能同時展現三藩市的繁忙節奏與歷史質感,紅箱則成為畫面裡點睛的一抹紅色,讓人立即感受到城市的脈動。
未來何去何從
市政府近年曾研究以數碼化替代報警箱,例如將其改裝成提供Wi-Fi或城市資訊的裝置,但計劃仍未全面落實。紅箱的去留,既涉及公共安全,也關乎城市文化保育。
對大多數遊客而言,三藩市的「必去打卡位」是金門橋和九曲花街;然而,若你願意在街角多看一眼,這些紅箱或許才是最神秘的打卡點。它們不僅是歷史遺跡,更是提醒人們——城市的故事,往往藏在不經意的角落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