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芷茵)
陳恩碩不是第一個想在香港推出長壽音樂劇的人,但他是第一個做得到的人,原因很簡單:佢唔識死!
第一個要解決的是場地問題。香港的表演場地從來都要爭崩頭,未曾試過長年累月地租予單一劇團進行單一劇目的長壽公演,年僅20歲的年輕創作人毅然把一個葵興地舖改建成劇場,上演全港首個長壽音樂劇《我們的青春日誌》。把清水舖改裝成劇場之困難重重,何用細表?《我們的青春日誌》現邁向七百場演出,最感動我的不是亮麗的成績,而是背後的意志和努力。
第二個要解決的問題是演員。除了唱跳演俱佳,還需要理解及認同長壽音樂劇的理念,明白到這是一個講求韌性的承諾,願意日復日地演出同一台戲,並保持最佳狀態及水準。旦哥鄭丹瑞曾公開讚揚《我們的青春日誌》的男主角譚永浩,演出超過三百場,從來沒出現過欺場或「滑牙」的情況。這需要的是何等的技巧、努力、心理狀態和熱誠!
唔識死的陳恩碩最近再次排除萬難,在港島西環搭建了「爆炸戲棚西區劇場」,長壽公演由他一手包辦曲、詞、編、監、導的音樂劇《小男人周記》。譚永浩獲故事原創人兼電影版男主角——殿堂級梁寬鄭丹瑞「御准」,飾演音樂劇版梁寬。聯同多位已接受陳恩碩地獄式訓練的音樂劇演員,通過快速換裝及角色切換,六人分飾接近五十個角色,演繹千變萬化的劇情及二十首啜核又浪漫的原創歌曲,探討都市中男女關係及愛情觀。
「認為是對就去追,別讓這遺憾留在心\u88cf。」這是《我們的青春日誌》的歌詞。
夢想不是空談,而是落手落腳,一步一腳印,方能想得出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