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暑期實習首推「有條件聘請」 8人搭「直通車」正式入職

優秀的鐵路網絡,要靠多元人才維繫。港鐵公司每年均推出「暑期實習計劃」培育青年才俊,去年更首度加入「有條件聘請」政策,提供「直通車」讓實習生在畢業後加入港鐵。港鐵公司人力資源總經理蕭慧雯向《星島》指,去年實習生中有8人獲「有條件聘請」,當中包括留學生,相信做法有助鎖定具潛力新人,為港鐵貢獻新力軍;另今年暑期實習計劃接獲逾3,000宗申請,按年多三成,港鐵最終錄取151名實習生,亦會從中擇優選才加入港鐵。巴拿馬留學生Jose指,今年7月成為見習資訊科技主任,坦言實習時學到不少「軟技能」,同時領會高效的鐵路系統可怎樣帶動城市發展。

去年有8名港鐵實習生透過「有條件聘請」政策,正式入職成為港鐵職員。
去年有8名港鐵實習生透過「有條件聘請」政策,正式入職成為港鐵職員。

 

港鐵公司人力資源總經理蕭慧雯指,相信「有條件聘請」的做法有助鎖定具潛力新人。
港鐵公司人力資源總經理蕭慧雯指,相信「有條件聘請」的做法有助鎖定具潛力新人。

 

巴拿馬留學生Jose入職港鐵成為見習資訊科技主任。
巴拿馬留學生Jose入職港鐵成為見習資訊科技主任。

 

王寶盈畢業於港大土木工程學系,成為港鐵見習工程師。
王寶盈畢業於港大土木工程學系,成為港鐵見習工程師。

 

港鐵在2007年起推出「暑期實習計劃」。
港鐵在2007年起推出「暑期實習計劃」。

 

部門主管反映實習生表現優異

港鐵在2007年起推出「暑期實習計劃」,招募大專院校學生體驗真實的鐵路工作環境,並從中探索職業興趣。蕭慧雯指,因近年求職市場競爭激烈,且多年來收到不少部門主管反映,暑期實習生的表現優異,冀能吸納至港鐵中,「主管反映實習生能為團隊帶來新思維,亦非常肯定其工作表現和學習態度」。故去年起推出「有條件聘請」,允許完成實習的應屆畢業生,申請「見習人員發展計劃」職位,「當他們通過遴選及面試,便可獲『有條件取錄』(conditional offer);待取得良好的大學畢業成績及順利畢業後,便可正式入職。

巴拿馬留學生棄法德日選香港

首批獲「有條件聘請」的8名鐵路新力軍,今年7月已正式入職,其背景亦相當多元。來自巴拿馬的王羽(Jose Espino),原本只是在港大留學,攻讀計算機工程專業。不過去年他參加港鐵實習後,啟發了自己對公共交通發展的視野,「巴拿馬也有地鐵系統,但發展時間短,連結性也不算好,故國民日常習慣用私家車出行,但香港讓我看到高效的鐵路,乃至公共交通服務原來可帶動整個城市發展。」

Jose指,實習時獲分派至項目及工程拓展業務單位的「機電工程部」,負責數據處理及分析工作,更有機會參與港鐵和科研機構共同研發的人工智能(AI)項目,「實習時主管也鼓勵我提出意見,甚至評估數據,亦給予機會學習在真實鐵路服務環境中,運用AI的可能性」。他指,實習亦讓他掌握不少軟技能,包括跨部門溝通、項目協調及表達意見技巧等。

對當初為何來港求學,Jose透露曾考慮法國、德國及日本等地,但最終看中香港有良好的高等教育資源,「除毗鄰大灣區,香港本身也有獨特的文化氛圍,聚集了大量的國際企業和本地公司,令我有更多元的就業選擇」。他補充,香港政府也投入大量資源發展創科,尤其是科學研究,形容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學術與科研環境」。

另一獲錄取的見習工程師王寶盈,則早於前年起已參與港鐵實習,「那年暑假在基建維修部參與多個工程項目,去年則通過政府企業的內地與海外暑期實習計劃,再到港鐵(杭州)實習」。畢業於港大土木工程學系的她指,本來擔心專業相關工作較單一,「好似成日坐喺電腦前,苦悶咁對住圖則同模型」。不過在實習過程中,她發現所學知識能用於多個層面,包括鐵路項目設計、建造、系統營運、維修保養等,「港鐵每日靠『黃金兩小時』進行維修,如何短時間內完成所有維修,對工程師來說是極大挑戰,我的專業知識正好發揮作用。」

她續指,為期3年的「見習人員發展計劃」十分全面,參與者要輪調至不同部門,「這些經歷不但可豐富我的技能,也為日後考取工程師牌照打下穩固基礎。」

今年「暑期實習計劃」實習時間為期6周,橫跨49個部門及單位,包括鐵路營運、鐵路及物業發展項目、物業管理、業務拓展、商業及市場推廣及其他支援職能。港鐵今年亦首度舉辦啟動禮,安排所有實習生互相認識,並新增5場參觀活動,涵蓋港鐵車廠及商場,並定期安排「happy hour」環節,令實習生和部門主管交流。

記者:謝宗英

攝影:盧江球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