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月20日,大波士頓地區觀眾將迎來一場充滿藝術氣息與文化魅力的盛會。牛頓中文學校(NCLS)東方舞蹈團將在波士頓西郊的雷吉斯學院舉辦 25周年慶典演出,以一場視覺與心靈兼具的舞蹈盛宴,回顧她們走過的光輝歷程。
這支由多數學生家長組成的舞蹈團,自2000年成立以來,已堅持走過四分之一個世紀。她們以對舞蹈的熱愛和對中華文化的堅守,活躍於大波士頓地區的舞台,成為社區中一道獨特而亮麗的風景線。
東方舞蹈團的故事始於2000年。當時幾位熱愛舞蹈的學生家長在牛頓中文學校的支持下,組建一個校外舞蹈團體。她們雖然多數沒有專業背景,但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堅持不懈地學習與排練。
25年來,無論酷暑寒冬,舞蹈團始終保持著一周一練的習慣。舞者們在家庭與事業之餘,利用有限的時間排練,每一滴汗水都凝結成舞台上的光彩。儘管身分是「業餘」,她們對待舞蹈的態度卻從不妥協。每一個動作都經過反覆打磨,每一場演出都力求完美。
「我們雖不是專業舞者,但我們同樣用心。」這句話幾乎成為舞團成員們的共同信念。正是這份執著,讓東方舞蹈團在25年間一次次突破自我,逐步成長為波士頓地區知名的文藝團體。
立足社區弘揚文化影響深遠
回顧過去25年的演出歷程,東方舞蹈團的足跡幾乎遍布波士頓地區的大小舞台。從農曆新年的慶典晚會,到中秋的社區聯歡;從市府主辦的文化交流活動,到學校與慈善機構的募捐演出,都能看到她們婀娜的身影。
舞團的作品涵蓋廣泛——既有充滿民族特色的中國民間舞,也有端莊大氣的古典舞,更嘗試將中國風元素融入芭蕾與現代舞,為觀眾展現出中西交融的舞蹈魅力。每一次演出,不僅豐富了當地華人社區的文化生活,更將中華文化之美傳遞給不同族裔的觀眾。
正因如此,東方舞蹈團在大波士頓的文化舞台上逐漸打響名號,成為推廣中國文化的重要力量。她們以舞蹈為媒介,讓更多人理解、欣賞並熱愛中華文化。
在舞團的眾多成員中,不乏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曹景雁(Helen Cao)是舞團的中堅,她的女兒曾與蒼珍女士的女兒一同參與波士頓中國音樂家協會青少年樂團的演出,也多次參加牛頓中文學校的義演活動。如今,女兒們已升入大學,而更年幼的一代則組成「炫音青少年組合」,這次也應邀參與25周年慶典,體現文化傳承的接力。
杜左迅(Xun Tu)則是舞團中公認的「舞蹈標兵」。作為班長,她熱心助人、待人真誠,不僅在舞蹈技巧上嚴格要求自己,還耐心照顧新加入的學員。她的堅持與溫暖,使團員們在這個集體中倍感安心與鼓舞。
這些故事背後,折射的是東方舞蹈團這個大家庭的凝聚力。每一位舞者都是這個故事的參與者,她們共同編織出屬於舞團的精彩篇章。
慶典晚會義演承志
本次25周年慶典演出將是一場回顧與展望並重的盛會。舞團將帶來一系列經典與新編舞作,以多姿多彩的舞蹈語言展現她們25年的藝術積澱與成長足跡。
值得一提的是,這場慶典屬於公益性質,所有收益將捐贈給牛頓中文學校的中國貧困地區支教項目,用於支持教育事業,幫助更多需要的孩子。這不僅體現舞團的藝術追求,也彰顯她們心懷社會的公益精神。
東方舞蹈團同時誠摯邀請社會各界朋友與企業機構,成為此次晚會的贊助者,與她們一同傳遞藝術與教育的力量。25年的堅守,東方舞蹈團不僅收穫掌聲與讚譽,更收穫友情與信念。站在新的起點上,她們將繼續以舞蹈為橋樑,傳播中華文化之美,服務社區,滋養心靈。本報記者李強波士頓報道

東方舞蹈團演出中。 宋勝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