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生物醫藥的舞台上,復旦校友始終是一支耀眼的力量。從上海黃浦江畔到波士頓查爾斯河畔,無論是在跨國製藥巨頭還是創新型Biotech企業,抑或是在頂尖科研機構的實驗室裡,復旦及上海醫科大學的學子們都留下堅實的足跡。這份力量,不僅源自學術的嚴謹與專業,更源於對健康與生命的共同承諾。
2025復旦大波士頓校友會年會暨生物醫藥峰會,將於10月4日(周六)在麻省理工學院(MIT)Stata Center盛大舉行。大會以「激流勇進,川流不息」為主題,寓意復旦人在全球生物醫藥發展浪潮中的堅持與探索。這場盛會將再次匯聚百餘位來自世界各地的校友、業界精英與科研領袖,開展高水平對話,共同探討醫藥創新的新趨勢與新挑戰。
回顧過去數十年,復旦校友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活躍度有目共睹。有人在跨國藥企承擔研發重任,推動一代又一代新藥走向市場;有人在新興Biotech公司挑戰前沿,將實驗室的發現轉化為臨床治療;還有人在哈佛大學、MIT、麻省總醫院等科研高地潛心鑽研,發表影響深遠的學術成果。
這樣的群體力量,使得「復旦醫藥人」早已成為國際生命科學領域的一張亮麗名片。此次峰會,既是一次思想的交流,更是一場情感的凝聚。對於校友們而言,這是一次久別重逢的機會,更是一次彼此啟發、共謀未來的契機。
高端對話:聚焦創新與挑戰
本次年會邀請到來自製藥產業、學術研究及創投機構的多位重量級嘉賓。他們將圍繞藥物發現、臨床試驗、生物技術投資、精準醫療與全球合作等主題展開深入討論,分享最前沿的觀察與實踐經驗。
在嘉賓陣容中,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袁龍博士(Dr. Long Yuan) 的參與。袁博士現任美國百健公司(Biogen)藥物代謝與藥代動力學部門下屬生物分析科主任及負責人,帶領團隊為多種治療方式提供生物分析支持,涵蓋小分子藥物、寡核苷酸、生物製劑以及AAV基因療法等前沿領域。
袁博士本科畢業於復旦大學藥物化學專業,隨後於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獲得藥物化學博士學位。加入Biogen前,他曾在百時美施貴寶(Bristol Myers Squibb)生物分析部門任職,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
除產業經歷,袁博士在學術與專業社群中的貢獻同樣突出。他曾擔任新澤西美國化學會質譜學討論組主席,多次在國際會議上擔任分會場主席與特邀演講嘉賓;目前則是美國藥物科學家協會(AAPS)生物分析社群寡核苷酸討論組的聯席負責人,以及東部分析研討會(EAS)的理事會成員。
迄今為止,他已發表超過50篇同行評審論文,並撰寫7章專著,為生物醫藥領域知識體系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袁博士的職業軌跡,正是復旦醫藥人在國際舞台上不斷開拓的縮影。他將在峰會上分享對新型療法研發趨勢的思考,以及跨領域合作的寶貴經驗。
除袁博士外,峰會還將迎來來自哈佛、MIT、麻省總醫院等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以及在國內外創業、投資與產業轉化中有突出成就的校友代表。他們將從不同角度出發,探討 創新藥研發的機會與瓶頸、臨床轉化的挑戰與突破、中美醫藥產業合作的新模式,以及新一代年輕科研人才的培養與責任。
復旦大波士頓校友會自成立以來,始終致力為校友搭建交流平台。無論是學術研討還是文化聚會,無論是職業指導還是創業分享,校友會都希望成為一座橋梁,連接過去、現在與未來。今年的生物醫藥峰會,正是這份使命的再次體現。
「激流勇進,川流不息」,這不僅是一句大會的主題口號,更是復旦醫藥人一路走來的真實寫照。面對快速變化的醫藥環境,復旦人始終懷抱信念,不斷挑戰未知,為人類健康事業奉獻智慧與力量。
校友會呼籲有興趣的專業人士和校友及早註冊,注冊詳情請訪問校友會公衆號GBFAA。屆時與會者不僅能聆聽到行業領軍人物的最新洞見,更能與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投資人、科研學者進行深度交流,獲取第一手的產業與科研啟發。
本報記者李強波士頓報道

演講嘉賓袁龍博士。 檔案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