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區政府近年高度重視低空經濟發展,「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就新一份《施政報告》向政府提交建議書,涵蓋12個範疇、45項具體建議。聯盟認為目前本港最急切要制定香港低空經濟發展策略,確定香港成為全球低空經濟的「先行者」及「示範區」,亦可讓世界各地的投資者了解到香港發展低空經濟的時間表,有信心投資香港。聯盟創會會長兼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坦言,香港自去年急起直追發展低空經濟,目前已有不錯成績,希望政府推行更多政策及配套,對本港發展低空經濟有信心。
倡成立「低空管理局」負責落實策略及審批
聯盟又建議要成立「低空管理局」,負責落實政府低空發展策略、聯管低空空域、統籌航線及營運審批等;建設本港「低空交通管理平台」,負責航線審批、無人機ID認證、實時數據監管等,並要與大灣區城市及未來中央相關平台接軌互通。
法規與監管方面,建議推動粵港澳三地協同制定統一的無人機跨境飛行管理法規,明確可兼容的飛行空域、高度限制、審批流程等;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共同出台《跨境無人機貨運清單及關務指引》,列出可飛貨物、禁限貨物、申報格式,讓企業一次備案、兩地互認。





葛珮帆:很多企業認為在香港發展有前景
聯盟更倡議善用屯門內河碼頭可在15分鐘內接連香港國際機場貨運區的地理優勢,以及其海關及物流設施配套,改造成為低空經濟物流運輸中心,舉例日本空運來港的水產可於數小時內運到廣東省的餐廳使用;建議構建示範性無人機跨境物流航線,重點開發至廣州南沙、深圳等,採用起飛重量150公斤的中型長續航機型,運輸電子元件、生物醫藥樣本等高附加值貨物。
被問到建議中涉及跨境安排,特區政府未必能主導事件,葛珮帆承認必須與內地政府部門商討,近來不時到內地考察時都有向相關部門提出建議,雙方都認為可先規劃數條有共識的航線,再由兩地政府共同立案提交中央,以爭取發改委的低空經濟司支持推動。
她續稱,香港自去年由零開始發展低空經濟,內地相關企業及部門對於香港一年來的變化都感到驚訝,甚至有認為香港或可「彎道超車」,始終在香港立法後就是「有規有矩」的安排,令很多企業認為在香港發展有前景,故目前香港已經有勢頭發展,當局要繼續去推動更多政策配合。
記者:郭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