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東酒店支援LGBTQ群體 設性別友善廁所 將社會共融轉化品牌忠誠度

縱使社會日益開放,但不少人仍對少數族群存有偏見,令其在日常生活中面對諸多無形障礙;不過,佐敦一間酒店選擇打破傳統、擁抱多元,成為LGBTQ群體、少數族裔及身心障礙者的安身之處。香港逸東酒店文化總監陳敬元接受《星島頭條》專訪時表示,酒店不僅能幫助這些社群,更因此吸引了認同他們價值的顧客,在賺取利潤的同時實踐社會價值,形成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環。

還未踏入酒店,記者已看見在酒店外牆大型廣告牌上,用黑底白字寫着,「What if we all shared the same opportunities?(若我們能活在同一平衡線)」。陳敬元分享,酒店不僅僅是一家酒店,還可以成為一個公共空間和文化中心,帶來積極的創意、社會和環境影響。

What if we all shared the same opportunities?(若我們能活在同一平衡線)」。
What if we all shared the same opportunities?(若我們能活在同一平衡線)」。

 

障礙不在個人 而在社會設計

步入酒店後,記者見廁所的男女標誌十分特別,公仔旁邊分別多了一個只有半邊裙子的公仔。陳敬元則向記者解釋,這是酒店的性別友善廁所,採用「All-gender washroom」(全性別廁所)的概念,而不是傳統的男女二分廁所設計,那個只有半邊裙子的公仔,就代表跨性別者的標誌。

他解釋,「障礙不在個人,而在社會設計。」例如社會設施通常為特定人群設計,如右撇子,這樣導致慣用左手的人面臨不便,又例如深度近視人士離開眼鏡,即看不清前方,只不過這並非少數,所以社會及科技設計出眼鏡為他們看清道路。因此,他認為社會只要有心,亦可令性小眾人士減少生活的障礙。

他還提到,許多跨性別人士會特意來到逸東酒店使用廁所或更衣設施,因為這裡是他們在公共場所中感到安全的地方。他說,「跨性別者在使用傳統公共廁所時,常常面臨安全風險和焦慮,甚至可能遭受言語或肢體暴力,日常生活中看似微小的設計,對於跨性別社群來說是極其重要的支持和認可。」

這是酒店的性別友善廁所,採用「All-gender washroom」(全性別廁所)的概念。
這是酒店的性別友善廁所,採用「All-gender washroom」(全性別廁所)的概念。

 

提供發聲平台 加深大眾認識

事實上,酒店早已定下5大關注議題,包括性別、族裔、環保、身心健康及藝術文化。他認為,性小眾群體目前仍未得到社會充分認可,少數族裔包括外傭、難民等在香港亦面臨難以融入的挑戰;但他深信,無論是LGBTQ群體、少數族裔還是身心障礙者,都理應擁有平等機會和尊嚴。

為支持不同社群,酒店每過一段時間就會策劃有關以上5大議題的分享會或展覽。在剛過去的1個月中,酒店停車場就策劃了名為《Soft Crash》的攝影展覽,用光怪陸離的照片展現「酷兒」及跨性別身份的生活經歷,希望挑戰時尚攝影中,異性戀主流與男性視角的狹隘觀念,更向觀眾表達出他們從未被真正理解的滋味。另有作品論述身心障礙人士經常被歪曲為勵志故事的情形,希望透過展覽與表演分享自身獨特經歷,挑戰身心障礙人士面臨的傳統社會規範。

酒店停車場就策劃了名為《Soft Crash》的攝影展覽。
酒店停車場就策劃了名為《Soft Crash》的攝影展覽。

 

用光怪陸離的照片展現「酷兒」及跨性別身份的生活經歷。
用光怪陸離的照片展現「酷兒」及跨性別身份的生活經歷。

 

希望挑戰時尚攝影中,異性戀主流與男性視角的狹隘觀念。
希望挑戰時尚攝影中,異性戀主流與男性視角的狹隘觀念。

 

向觀眾表達出他們從未被真正理解的滋味。
向觀眾表達出他們從未被真正理解的滋味。

 

 

雖然目前有各種數據論證分析少數族群面臨的阻礙,但個人故事往往比冰冷的數字更有力量,陳敬元表示,「我相信數據不及一個人的故事,當人們聽到這些故事時,能夠更深地連結和理解。」他再解釋,這些展覽和活動能讓不同社群的成員,公開分享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挑戰,不僅為他們提供了發聲機會,也為公眾提供了認識和理解這個群體的窗口。

投入社群活動 獲年輕人認同

在陳敬元看來,這亦是酒店的營銷策略之一。他解釋,與傳統酒店大量投資於廣告不同,酒店選擇將資源投入到有意義的社群活動中,「現在的年輕人未必認同品牌的marketing campaign,反而是當這個品牌與他們都支持同樣的價值觀,才能讓他們真正覺得在同一陣線,從而長期支持這個品牌。」他相信,當顧客感到自己的消費選擇不僅是獲取服務,還在支持有意義的社會行動時,他們會產生更強的歸屬感和忠誠度。

聾人不應被視為有缺陷

說起逸東酒店文化總監陳敬元,他本身亦是一位酷兒藝術家,旨在通過藝術令社會大眾認識理解多元文化,更嘗試用新的論述解釋多元文化,例如以「夬兒」理解殘疾,以「神經多樣性」理解自閉症、閱讀障礙、過度活躍症等大腦認知變異人士。

他提倡社會設計應考慮人的脆弱性和多樣性,亦認為每個人在不同生命階段都可能經歷能力限制,例如將疾病、月經期等視為暫時性的「無力狀態」。他表示,「聾人不應被視為有缺陷,而是發展了自己的文化和交流方式,手語是完整的語言系統,而非劣等替代品,更不認同將身心障礙者視為需要『修復』的對象。」

陳敬元認為,科技和機械化最終都能消除男女體力上的差異。
陳敬元認為,科技和機械化最終都能消除男女體力上的差異。

 

料AI進一步模糊界限

另一方面,逸東酒店在全球領導者中有三分之二的員工是有色人種、另有三分之二的員工是女性,在華盛頓逸東酒店,這兩個統計數據甚至更高。陳敬元表示,自己亦是女性主義的擁護者,針對基於生理差異的性別分工論,他認為科技和機械化最終都能消除男女體力上的差異,更指出,「現代戰爭已從體力對抗轉變為操控機器,相信AI和科技的發展將進一步模糊性別界限」。

相關文章:

女性投資者更易被「歧視」 刻板印象不懂金融 理財顧問傾向予情緒價值

即時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