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察】霍詠強:美歐關稅協議的神奇數字

20250806 霍詠強
美歐關稅協議的神奇數字(大綱)

隨著8月1日這個美國政府單方面設定的關稅大限到來,這場攪亂世界4個月的“對等關稅”終於來到了起點。

起點?關稅的真正影響、現在才正式開始,搞了一輪花招,也就就在平均兩成的數字,七除八扣,估計美國政府有六千至八千億收入,安樂了。但實際效果?留待時間判斷。

政府富了、美國人自然更窮,至於除了進口、美國的出口貨對全球都免稅的影響,視乎真實環球貿易。

在美國“落實關稅”過程中,有幾項談判很有趣:
歐盟:在BBC的報導是這樣: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歐洲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於蘇格蘭進行關鍵談判後,雙方同意美國對所有歐盟商品徵收15%的關稅,是特朗普威脅的30%進口稅的一半。但就飛機及相關零件、部分化學品和農產品等將不徵收任何關稅,另有一項關於半導體的單獨協議。美國對全球鋼鐵和鋁材實施的50%關稅將繼續保留。歐盟將對美國出口產品開放市場,實施零關稅。

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副主席范布倫普特的批評則更加尖銳:“避免更高的30%關稅無疑會讓人松一口氣,但這仍然是在瘟疫和霍亂之間做選擇。”

關稅談判、馮德萊恩為誰爭取利益?在特朗普的重壓之下,幾乎全盤接受了美國的要求,在這場對美貿易戰中敗下陣來。馮德萊恩在位期間最少燒了歐盟兩萬億歐元。一場戰爭加關稅以及搞砸中歐關係。有份捧她上台的歐洲人、收夠了錢嗎?

最精彩之處是馮德萊恩親自部署成立了一個工作小組,只有一個任務: 找出美國對歐貿易的薄弱環節,事實上也有許多,科網、關鍵原材料、醫療保健、人工智能,量子計算。但是,沒有用上任何部署。

現實中談判並不是在蘇格蘭發生,而是在歐洲,馮德萊恩去蘇格蘭見特朗普之前就已經先威嚇歐盟3個最大經濟實體,如果不讓步歐洲敢“硬扛30%”嗎?所以談判早有結果:15%的關稅不理想,但基本可控,馮德萊恩得到“妥協授權”。

但協議中另外兩個數字才更神奇,在能源領域投入7500億美元。未來三年對美國液化天然氣、石油和核燃料的投資,將有助於減少歐洲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

2024:歐盟能源進口3759億歐元(4372美元)。

“這個數字根本無法實現”,荷蘭國際集團大宗商品策略主管Warren Patterson表示,“你基本上需要將所有能源貿易轉向,這根本不可能。”歐盟在2024年進口的美國原油、液化天然氣和燃煤的總價值加起來,只有約650億美元。

另一方面,美國液化天然氣終端——從超低溫冷卻到裝載,已接近滿負荷運轉。盡管一些能源企業正在路易斯安那州和得克薩斯州擴建設施,但這一過程依然需要數年時間。“即使歐盟購買了美國全部的原油和液化天然氣出口,其年度採購總額可能也僅為1410億美元,”

這個數字無異於痴人說夢?也不一定。沒有人說美國一定要賣美國石油!
本材料由 Chinese Information Radio代表星島新聞集團有限公司發佈,更多相關信息可從華盛頓特區司法部獲得。”

請加入成為會員, 支持良心正派傳媒。
Join this channel to get access to perks: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YWSlgQB1BpfQTkNm_P5qIw/join

請星電視飲茶https://www.buymeacoffee.com/singtaousa

singtaotv星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