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外貿銀行對中美貿易談判不樂觀 倘關稅戰升溫或嚴重衝擊本港物流樞紐地位

美國政府日前陸續公布對各國的關稅政策,法國外貿銀行大中華區資深經濟學家徐建偉表示,未來中美兩國談判充滿不確定性,並不十分樂觀。他指出,特朗普關稅政策推動供應鏈策略從「中國+1」轉向「亞洲+1」,但目前供應鏈重組形勢未如預期般嚴峻。

中國下半年出口料難維持強勁

徐建偉表示,全球需求因美國關稅受遏抑,商品價格上漲導致消費減少,雖然中國上半年出口表現強勁,但料下半年勢頭難以維持。他預測今年中國GDP增長將在4.5%至5%之間,具體表現取決於中國政府刺激經濟措施的力度。

吳卓殷:香港要抉擇做國際金融中心或中國離岸中心

談及地緣風險下香港經濟面臨的挑戰,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指出,本港經濟受中美關係演變的影響顯著,目前半導體相關貿易佔香港總貿易額的40%,若美國加強對經港轉運商品的限制,將嚴重衝擊其物流樞紐地位及貨運業。

他認為,目前香港大部分資產仍以中國為核心,長期來看則面臨關鍵定位抉擇,即成為「國際金融中心」或僅作為「中國離岸中心」,將是政策制定者的難題。

全球貿易壁壘將壓垮亞洲經濟

另一方面,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指出,當前各國正通過簽訂諸多協議,如提高本國配額以壓縮他國份額等,來削弱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最惠國待遇(MFN)原則。她認為,若各國均以「保護自身免受美國影響」為由加強貿易壁壘,將成為壓垮亞洲經濟的「最後一根稻草。」

即時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