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特朗普30日宣布,美韓達成貿易協定,韓國將在美投資3500億美元,並採購價值1000億美元的能源產品。美對韓徵收15%的關稅,與日本、歐盟相同,比先前宣布的稅率低了10個百分點。韓國總統李在明「未來兩週內」造訪白宮,屆時公布協議詳情。
隨著8月1日美國對等關稅暫緩期大限將至,美國陸續宣布與不同貿易夥伴達成協議。特朗普30日在自家社群媒體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發文宣布,美國和韓國達成一項「全面且完整的貿易協議」,根據協議,韓國將向美國提供3500億美元,用於由美國擁有、控制且由他作為總統挑選的投資項目。韓國還將購買價值1000億美元的液化天然氣或其他能源產品。
他還說,韓國也同意投資一大筆錢,用於他們自身的投資目的,該資金的金額將在未來兩周內公布,到時韓國總統李在明將到白宮舉行雙邊會。
特朗普在聲明中,同時恭賀李在明當選總統,祝賀他的選舉成功,韓國將對美國全面開放貿易,接受美國汽車、卡車、農產品等商品,「我們同意對韓國徵收15%的關稅,而美國將不被課徵任何關稅」。《朝鮮日報》分析,美韓談判的結果再次上演了「0%對15%」的「不對等關稅」。談判結果代表韓國接受了美方要求,取消了關稅與非關稅壁壘。
當日稍晚些時候,美國商務部長魯尼克在社交媒體上強調,在半導體和藥品的關稅方面,韓國不會受到「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差」的待遇。他說,鋼鐵、鋁和銅的關稅不包括在與韓國的協議中,仍保持「不變」。在談到韓國3500億美元的投資計劃時,魯尼克說,90%的利潤將歸美國所有。
韓拒絕擴大美牛市場
而據韓聯社報道,韓國總統府指,美方對韓國汽車徵收的關稅水準,亦會由25%下調至15%,又指美方確實在談判中強烈要求韓方開放農畜產品市場,但考慮到糧食安全的重要性和農業敏感性,雙方達成共識,韓國不再進一步開放大米和牛肉市場。至於韓國對美的3500億美元投資,當中1500億美元用於造船業,其餘用於半導體、核電、二次電池、生物等領域投資。
韓國總統李在明在社交平台發文表示,協議政府消除出口環境的不確定性,為對美出口營造有利環境,期待經貿協議推動兩國深化產業合作,從而進一步鞏固同盟關係。政府還將支持造船業拓展美國市場,並為此設立專項基金。
這次美韓談判對剛上任的李在明來說政治風險極高,韓方曾考慮將擴大美國牛肉與稻米進口納入談判,但這些民生議題曾在2008年引發大規模抗議。
儘管如此,面對經濟剛從衰退中復蘇、全球貿易情勢緊張,韓國政府急於達成協議以避免更高關稅衝擊,維繫經濟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