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特朗普總統週四致函全球17家最大的製藥公司,要求他們採取更多措施大幅削減處方藥價格,使其與某些外國的最低價格一致。
這些信函代表了政府透過推出「最惠國」模式來推動降低藥價的行動已升級,該模式將美國的處方藥價格與財富相當的國家中的最低價格掛鉤。
《國會山報》(The Hill)報道,特朗普要求這些公司立即降低向醫療補助計劃(Medicaid)患者收取的現有藥物價格,並規定他們對新藥向美國人收取的費用不得高於海外提供的價格。
白宮表示,政府將利用貿易政策支持製造商在國際上提高價格以與美國價格看齊,只要海外增加的收入能直接再投資於為美國患者和納稅人降低價格。
特朗普告訴製造商,如果他們「拒絕挺身而出」,聯邦政府「將動用我們軍火庫中的所有工具,保護美國家庭免受持續濫用性藥價行為的侵害」。
他給予這些公司60天的時間來遵守要求。
收到信函的公司包括艾伯維(AbbVie)、安進(Amgen)、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百靈佳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必治妥施貴寶(Bristol Myers Squibb)、禮來(Eli Lilly)、默克雪蘭諾(EMD Serono)、基因泰克(Genentech)、吉利德(Gilead)、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嬌生(Johnson & Johnson)、默克(Merck)、諾華(Novartis)、諾和諾德(Novo Nordisk)、輝瑞(Pfizer)、再生元(Regeneron)和賽諾菲(Sanofi)。
白宮新聞秘書卡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在簡報會上宣布這些新舉措,特朗普隨後將信函發布在他的「真實社群」(Truth Social)帳戶上。特朗普在信中表示,他從製藥公司聽到的關於降低高昂價格的提案都無法接受。信中寫道:「大多數提案…承諾的都只是老一套:推卸責任,並要求政策變更,結果只是給業界數十億美元的好處。」
特朗普表示,展望未來,他唯一會接受的解決方案是那些能夠「為美國家庭從極度膨脹的藥價中提供即時解脫,並終結歐洲及其他已開發國家對美國創新的搭便車行為」的方案。信中還提到,公司必須建立直接面對消費者的銷售模式,以便製造商能夠「剔除中間商」,並以與私人保險公司支付價格相符的價格銷售藥品。
越來越多的製藥公司——包括禮來(Eli Lilly)和諾和諾德(Novo Nordisk)——已經開始直接向消費者銷售減肥藥,並為沒有保險的自費患者提供較低的價格。
製藥業警告說,特朗普的要求可能會損害研發,並補充說,中國正威脅要在生物製藥領域的領導地位上超越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