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州約30個郡的大多數選民 意願脫離伊州成為印第安州居民

近年來,伊利諾伊州近三十個郡的大多數選民都表示希望離開「林肯之地」,縱然印第安納州州長邁克·布勞恩(Mike Braun)曾批准的跨州委員會提出何種建議,該委員會都不會在短期內與東邊的鄰居(即伊州)合併。

儘管成立該委員會的議案在共和黨占主導地位的印第安納州議會順利通過,並最終送達共和黨州長的辦公桌,但伊州最保守的州議員提出的配套提案卻在民主黨控制的州議會被攔截下來。

印第安納首府波利斯和伊州首府春田市對設立印第安納-伊利諾伊州邊界調整委員會的提議反應迥異,支持者稱其為開啟對話的契機,批評者則譴責其為毫無意義的政治噱頭。這象徵著兩州的政治分歧日益擴大。

在改變現有州界方面,美國憲法的規定相當明確。第四條第三款規定:「未經有關州立法機關和國會同意,不得在任何其他州的管轄範圍內成立或建立任何新州;也不得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州或州的部分合併成立任何州。」,簡而言之,這意味著伊州33個郡未經各州立法機關和國會批准,不得加入印第安納州。如果這些郡想要成立自己的「新州」,仍然需要春田市和華盛頓特區的立法者,以及伊利諾伊州州長和總統的簽署同意。

此類變化並非史無前例。例如,肯塔基州在1792年脫離維吉尼亞州並獲得州立法機關和國會批准後加入了聯邦。同樣,馬薩諸塞州的立法者也批准緬因州獨立為州。這項舉措是國會於1820年作為密蘇里妥協案的一部分正式批准的,

在唐納德·特朗普時代,隨著民主黨對伊州政府的控制,一些右翼政治人士,試圖將伊州一分為二。在去年的11月大選,七個伊利諾伊州南部縣的選民,印第安納州邊境的易洛魁縣以及密蘇裡州邊界附近的卡爾霍恩縣、克林頓縣、格林縣、澤西縣、麥迪遜縣和佩里縣,投票通過了要求脫離芝加哥和庫克縣的投票措施。

伊州長普瑞茲克聲稱這只是個噱頭,將不會發生,他稱印第安納州是一個低工資州,不保護工人,不為有需要的人提供醫療保健,所以他認為它對伊州的任何人來說都沒有什麼吸引力。然而來自比徹城(Beecher City)的眾議員布萊恩·威爾豪爾(Blaine Wilhour)表示,選民想脫離伊州,是因為他們沒有得到政府的尊重,政府繼續推行剝奪他們所有機會的政策。本報芝加哥訊

美東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