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法院認定俄羅斯違反國際法擊落 MH17 航班

歐洲最高人權法院週三就基輔和荷蘭提起的四起案件對俄羅斯作出了嚴厲判決,指控莫斯科十多年來在烏克蘭犯下暴行。

歐洲人權法院的法官裁定,俄羅斯應對廣泛違反國際法的行為負責——從2014年擊落馬來西亞航空17號航班,到2022年莫斯科全面入侵後謀殺、酷刑、強姦、破壞民用基礎設施和綁架烏克蘭兒童。

斯特拉斯堡法庭擠滿了人,法庭院長馬蒂亞斯·古約馬爾在宣讀判決時表示,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發動襲擊,「造成數千名平民傷亡,並引發恐慌和恐怖」,違反了國際人道主義法。

2025年7月9日,星期三,歐洲人權法院院長馬蒂亞斯·古約馬爾在法國東部斯特拉斯堡就俄羅斯自2014年以來在烏克蘭涉嫌侵犯人權的行為(包括擊落馬來西亞航空MH17航班)作出判決前發表講話。 (美聯社/安東寧烏茲)

克里姆林宮表示將無視這一象徵性的判決,但烏克蘭稱讚其「歷史性、史無前例」,稱對於這個陷入困境的國家來說,這是一場「不可否認的勝利」。

法國法官表示,法官們發現,侵犯人權的行為超出了軍事目的,俄羅斯使用性暴力作為打擊烏克蘭士氣的策略的一部分。

古約馬爾表示:「將強姦作為戰爭武器是一種極其殘暴的行為,相當於酷刑。」

2025年7月9日,星期三,歐洲人權法院就俄羅斯自2014年以來在烏克蘭的侵犯人權行為(包括擊落馬來西亞航空MH17航班)作出判決後,荷蘭王國政府歐洲人權法院代理人巴貝特·庫普曼(右)在法國東部斯特拉斯堡擁抱原告。 (美聯社/安東寧烏茲)

這份長達 501 頁的判決書指出,俄羅斯拒絕參與訴訟也違反了歐洲人權公約,該公約是該法院的基礎條約。

在宣讀裁決之前,當被問及該判決時,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表示:「我們不會遵守該判決,我們認為該判決無效。」

馬來西亞航空 17 號班機空難罹難者家屬認為這項判決是他們 11 年尋求正義歷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2014年7月17日,一架從阿姆斯特丹飛往吉隆坡的波音777客機被擊落。飛機被一枚俄製「山毛櫸」飛彈擊落,該飛彈來自烏克蘭東部親莫斯科的分離主義叛軍控制區。機上298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全數罹難,其中包括196名荷蘭公民。

法官裁定,俄羅斯拒絕承認其參與了MH17航班空難,也違反了國際法。俄羅斯未能進行妥善調查,「嚴重加劇了」罹難者親友的痛苦。

 

新聞及封面圖片來源:美聯社

 

即時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