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在加州,初中生其實一向獲准報讀大學課程,但只有少數成績優異的學生這樣做。位於加州矽谷的聖荷西長青社區大學校區(SJECCED)希望透過在初中設立社大課程,尤其是在一些高貧窮率地區,讓弱勢學生體會到升讀大學並不難,啟發他們未來進一步深造。
這些在初中設立的大學課程由中學教職員任教,特別為中學生而設。但由於這類課程數目實在太少,學生是否受益的相關研究並不多,有地方教職員工會更擔心,初中生根本還沒做好準備。
非牟利新聞機構CalMatters報道,在位於東聖荷西的奧古斯特博格初中(August Boeger Middle School),20多名13至14歲的八年級生完成一天初中課程後,開始上首門社區大學課程「職涯規劃」入門班,累積大學學分。該校是加州首批提供大學課程的初中之一。長青社大校區校長查德斯(Biatriz Chaidez)希望,這些中學生未來能在上高中前,就已完成三門社大課程。社區大學更計劃推出更多課程,例如社會學或種族研究。
對於外界擔心初中學生未必準備就緒,查德斯不予認同,「在他們身處的社群裡,從中學就規劃上大學是聞所未聞。所以當他們體驗到成功時,就會激勵他們繼續努力」。
高中生雙重報讀
加州一直推動高中在平常上課日時直接向學生提供社大課程,即所謂「雙重報讀」(dual enrollment)。有別於包含費用高昂的測驗和僅限於某些科目和成績優異學生的大學先修課程,這些社大課程涵蓋不同科目,且開放給所有學生。到2030年,加州社大系統總校長克莉斯蒂安(Sonya Chiristian)希望所有高中生畢業時已完成最少四門社大課程。
而查德斯的目標更近一步,希望每名聖荷西高中生在畢業時已經完成20門社大課,足夠取得副學士學位。
任職英文教授的長青社大校區教職工會副主席布雷尼(Jessica Breheny)得知校區在初中提供社大課程時感到驚訝。她認為,此舉恐造成一些問題,「我肯定有些12歲的學生可能已經準備讀大學,但從身心發展來看,他們還有其他事情要做」。
長青社大校區輔導組主任加薩(Victor Garza)形容,初中的社大課程相當於其他「雙聯學制」課程,保持了該校區的「學術嚴謹性」。
情況屬於少有
哥倫比亞大學社區大學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芬克(John Fink)指出,研究顯示修讀社大課程的高中生較有可能上大學和畢業,但針對中學生的相關研究不多。他指出,這種情況在大部份州份都屬罕有,且不少州份是不容許的,一般著重於招募更多10、11和12年級的高中生修讀社大課程。
根據戴維斯加大(UC Davis)利用最新資料進行的分析,2021至22學年約10%加州高中生修讀一門社大課程,但加州社大系統沒有追蹤修讀社大課程的初中學生人數。
以奧古斯特博格中學為例,該校以拉美裔師生為主,該校輔導員拉馬斯(Oscar Lamas)指出,東聖荷西總是處於邊緣化和弱勢的環境,這種文化的表現是一種對逆境歷史的直接回應,而且當地面臨教育鴻溝,例如高輟學率和高未成年懷孕率。
同校另一名輔導員佩納(Marisa Pena)也認為,向初中學生提供社大課程,能讓他們意識到「存在各種可能性」,啟發他們追求更崇高理想。
在加州地方校區提供的社大課程中,男學生、非裔與拉美裔學生和偏鄉學生的比例不高。州議會近年通過大量法案旨在擴大這些課程的可及性,但迄今僅洛杉磯等某些地區修讀社大課程的學生比例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