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工作組織(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 EWG)最新發布的《2025年防曬指南》(2025 Sunscreen Guide)指出,在美國市面上2,200多種防曬乳中,僅有約四分之一能提供安全且有效的防曬保護。該組織代理首席科學官安德魯斯(David Andrews)強調,評估標準不僅包括對UVA和UVB射線的平衡防護,更重要的是產品中是否含有有害化學成分。這項報告揭示,許多消費者日常使用的防曬產品可能存在潛在健康疑慮,促使消費者應更審慎選擇防曬產品,並建議配合其他防曬方式,如遮陽、戴帽等。
報告對化學防曬乳的安全性提出了嚴峻警告。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US Food Grug Administration)2019年的測試已證實,七種常見的化學防曬成分(包括氧苯酮(oxybenzone)和均苯三甲基環己醇(homosalate))會在使用一天後被皮膚吸收並進入血液,其濃度在一週後仍高於安全水平,甚至在21天後依然存在。這些化學物質不僅對人體健康構成潛在威脅(例如與睪固酮水平、荷爾蒙變化及妊娠問題相關),更被發現會污染水道,對珊瑚礁和水生生物造成破壞,這促使夏威夷等地區已明文禁止使用部分化學防曬乳。
儘管如此,報告也帶來了一些積極消息,指出氧苯酮(oxybenzone)的使用量已大幅下降,從過去存在於70%的非礦物防曬乳中,降至目前的9%。同時,礦物基防曬乳的使用率顯著上升,從2007年的17%增至目前的43%,這得益於氧化鋅(zinc oxide)和二氧化鈦(titanium dioxide)這兩種獲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且對海洋生態無害的礦物成分。然而,報告也提醒,部分礦物產品可能添加化學「助推劑」(boosters)以人為提高防曬係數(SPF),這可能降低活性礦物成分的濃度,並帶來未經充分安全評估的風險,例如水楊酸丁基辛酯(butyloctyl salicylate, BOS)。
聯邦機構在防曬產品安全監管方面也面臨挑戰。食品藥物管理局在2019年提出的更新防曬乳安全規則,包括要求對12種受關注化學物質進行額外測試,以及對噴霧防曬產品進行吸入風險測試,至今仍未實現。報告指出,噴霧防曬乳因其潛在的吸入風險(尤其對兒童和患有心肺疾病者)及難以提供均勻覆蓋的缺點,卻依然廣受歡迎,佔受測產品的26%。
此外,食品藥物管理局當年還建議將防曬產品的防曬係數上限設為60,認為更高數值並無顯著益處,且可能誤導消費者產生虛假安全感。然而,這項建議同樣未被執行,消費者仍傾向於購買高防曬係數的產品。這份報告呼籲監管機構應更積極地採取行動,確保市場上的防曬產品真正符合安全和有效性的標準,保護大眾健康。
–
新聞來源:C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