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出現轉移 存活機率大幅下降

前列腺癌是全球男性第二常見癌症,僅次於皮膚癌。專家指出,過去10年在治療末期前列腺癌方面有長足進展,即使患有轉移性前列腺癌,許多男性也能存活5至10年,甚至更久。

不過,如果癌症已轉移至身體其他部位,存活率會大幅下降,5年後降至30至40%。

前列腺癌通常會在早期發現,而且通常生長緩慢。大多數前列腺癌患者都能治癒。當前列腺癌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通常會擴散到骨骼。轉移性癌症比局限性癌症更難治療,因為藥物很難到達所有腫瘤並完全根除疾病。

決定前列腺癌患者存活率的因素很多,包括癌症的病情階段、患者的年齡以及整體健康狀況。

65歲以下確診男性的5年存活率約為98%,80歲以上男性則為85%。如果癌症已轉移至身體其他部位如拜登,存活率會大幅下降,5年後降至30至40%。

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泌尿科醫生雷波爾,即使患有轉移性前列腺癌,許多男性也能存活「5至10年,甚至更久」。他說:「過去10年間,醫學界在治療末期前列腺癌方面取得許多進展。」

麻省布萊根將軍癌症中心的史密斯說,近幾十年來,治療結果有所改善,患者有望與轉移性前列腺癌共存4至5年。

史密斯指出:「這是非常可以治療的,但無法治癒。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男性都會接受藥物治療,並且不會建議進行手術或放射治療。」

一般驗血可知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泌尿科教授吳志輝向《星島》指出,香港前列腺癌個案於過去10多年不斷增加,每年平均有3000宗新增個案,部分患者50多歲已確診,建議50歲至75歲男士應定期驗血,檢查前列腺特異抗原指數(PSA指數)。

他指出,早期前列腺癌可透過手術或電療根治,後期癌細胞擴散則要結合荷爾蒙治療、化療等手段控制病情,病人存活率中位數一般有4年以上。

他認為,「很難預測拜登餘下的壽命,他年齡較大,之前亦見到他未必那麼醒目,很多時候都要看病人能否承受到治療」。

泌尿外科專科醫生楊協和也表示,初期前列腺癌可能沒有任何病症,但可以透過定期抽血檢查PSA指數發現異常。

他指出,「大部分前列腺癌,PSA指數都高過4,只有很少部分PSA指數小於4,很罕見,我最近只見過一兩個」。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