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使伊州與芝市、及其他小市鎮的民選官員,多年來有因貪污瀆職而被判罪入獄,但州長普瑞茲克和立法者在「道德倫理.法改革」( Ethics Reform)方面進展緩慢。
芝加哥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 Chicago)在2023年曾發布了一份「全美貪污城市排行報告」顯示,由於政客、政府官員、民意代表貪污醜聞頻傳,芝加哥今年連續第四年「衛冕」該榜單榜首。伊利諾州也不遑多讓,在1976年到2021年間,平均每萬人的貪腐案件數,高居全美各州第三名,此份報告令伊州居民汗顏。
撰寫報告的兩位作者格拉德爾(Thomas J. Gradel)、羅西(Marco Rosaire Rossi)說,與政治、政府有關的賄賂、敲詐、欺詐、利益衝突、盜竊競選經費、偷稅、漏稅等行為,是破壞公眾對政府信任的主要因素。這份報告將每個地區的腐敗定罪數量與人口數量進行比較,從而建立一個從1976年到2021年數據的排名系統。報告指出,伊利諾州北部,主要是芝加哥市與芝城郊區,即使其聯邦貪腐定罪數量,已經從90年代的每年平均61起,跌到2010到2019年間的28.5宗,但仍名列全美最腐敗溫床。報告指出,伊州北部(包括芝市以及伊州北部三分之一地區)2021年有32起公共貪腐定罪案件,比2020年的22宗還增加了10起。
報告中詳述的許多腐敗案件,主要集中在涉及數十名政客的「愛迪生電力公司(Commonwealth Edison)與伊州前眾議會議長麥迪根(Michael Madigan)的政治運作關係」龐大調查,麥迪根涉及的刑事指控案件,2024年前議長麥迪根已被定罪。
報告中詳述的許多腐敗案件
華人社區對於官員、民代的貪腐案例也並不陌生,華人居民超過五成的11區前區長唐信(Patrick Thompson),因涉及逃稅以及對銀行監管機構說謊等罪名,2022年進監獄關了4個月。同樣是華人聚居的芝加哥前25區區長蘇禮仕(Daniel Solis),2022年也因在麥迪根收賄案被告上法庭,不過,他因該案擔任聯邦調查局的線人,他將獲准不被起訴。
在普瑞茲克執掌春田市期間,11名前議員對犯罪認罪或在審判中被定罪,此依然是他所領導的伊州政府的一個污點。
2024年,《芝加哥論壇報》發表了一系列文章「腐敗文化」,揭露了州政府存在的種種弊端。文章概述了州法律如何漏洞百出、監管不力。
儘管如此,隨著立法機構進入2025年春季會議的最後幾周,但加強伊州的道德保障似乎並不是春田首府的首要議程。民主黨和共和黨提出的許多解決遊說、利益衝突和其他道德相關問題的提案都遭到擱置。
麥迪根被定罪後不久,普瑞茲克表示,這項判決「至關重要,提醒我們必須保持警惕,整頓政府」。然而,他並沒有提出加強政府道德法的計畫。伊州共和黨少數派議員和善政倡導者認為,控制著春田首府的民主黨阻礙了道德的全面改革。
2023年普瑞茲克簽署了一些措施,禁止州政府官員和候選人在立法機構開會期間在任何地方舉行競選籌款活動、要求官員披露其直系親屬是否在公共事業單位工作等舉措。
前伊州長奎因 (Pat Quinn) 在今年初表示,麥迪根的定罪讓普瑞茲克有機會利用自己的影響力來加強改革。奎因表示伊州需要「自上而下的徹底改革」,並主張普瑞茲克應該組建一個新的伊州改革委員會。本報芝加哥訊

伊州長普瑞茲克與立法人在道德倫理改革方面進度緩慢,伊州民選官員在全美各州腐敗醜聞高居第三位,讓伊州州民臉上無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