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機構參與洪水橋/廈村區域供冷系統 謝展寰稱政府可節省400億工程開支

政府早前完成檢視洪水橋廈村和新田科技城等新發展區的區域供冷系統的規模和推進模式,建議部分項目改為私人參與,估計可節省逾400億元的工程開支。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區域供冷系統採用中央制冷系統,將冷水或冷氣輸送到區內不同建築物,有助提升35%能源效益,大廈亦能騰出更多空間,整個區域也會更舒適、美觀。其他地區如東涌東新市鎮擴展區、古洞北新發展區亦正在建設區域供冷系統,預料26、27年落成。

謝展寰形容洪水橋廈村其中一個區域供冷竹系統交由私人發展為「生意」。資料圖片
謝展寰形容洪水橋廈村其中一個區域供冷竹系統交由私人發展為「生意」。資料圖片

 

區域供冷系統採用中央制冷系統,將冷水或冷氣輸送到區內不同建築物。資炓圖片
區域供冷系統採用中央制冷系統,將冷水或冷氣輸送到區內不同建築物。資炓圖片

 

政府預計將其中一個區域供冷系統交私人機構發展。資料圖片
政府預計將其中一個區域供冷系統交私人機構發展。資料圖片

 

新田科技城將以「片區」模式發展。資料圖片
新田科技城將以「片區」模式發展。資料圖片

 

他亦認為區域供冷系統是新商機,有空間利用巿場模式發展。
他亦認為區域供冷系統是新商機,有空間利用巿場模式發展。

 

謝展寰今早(26日)在電台節目表示,目前古洞北和東涌東擴展計劃均由政府負責有關工程,分別花費約59億和39億元,私人運作時可以將設計規模及不同發展階段及最主要的用家,他舉例指如醫院或大學城,模式要看發展時間表,分多少期及怎樣用去決定模式,政府或可採用公私營合作,如屬片區的發展,就留待片區去做。

他亦認為區域供冷系統是新商機,有空間利用巿場模式發展,計及鋪設喉管、土地平整等,估計政府可節省逾400億元的工程開支。他亦認為私人發展在規模、速度、時間表會做得更加好,應對巿場反應變化亦會比政府快。現時洪水橋廈村其中一個區域供冷系統交由私人發展,他形容有關工程是一盤生意,目前不少公司和集團均表示有興趣,當局會研究從政策上推出鼓勵措施,例如稅務優惠、樓宇寬免等,希望吸引更多商業機構參與計劃。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