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是這樣鍊成的|你也可以接捧方濟各(原則上)

教宗方濟各辭世,終年88歲。方濟各是首位拉丁美洲出身的教宗,他以樸實的風格和對貧困者的關懷贏得全球信徒的心,但他對資本主義的批評以及應對氣候變遷的立場卻讓保守派信徒感到不滿。然而,比起回顧方濟各的一生,「由誰來接捧?」更受關注。

首先,要成為教宗基本條件只有兩項:你必須是天主教徒,而且是男性。表面上任何天主教徒皆有機會,甚至可能你和我也可以。但事實上自超過六百年的歷史中,無平民被選為教宗。教宗的產生過程由樞機團(Cardinals)內部運作,他們多半只會選出自身成員。換言之,若你志在教宗寶座,實際上有先達成第三項條件:需先成為樞機——這意味你得沿着教會體制逐步攀升。

第一步:晉身神父行列(Priest)——全球40萬人
神父不是隨意登記即成的職位,而是一門專業,需長時間接受神學教育,包括哲學學士及神學碩士學位。此外,你必須是未婚男子,並願意終身守獨身。完成訓練後方能晉鐸,主持彌撒或協助堂區事務。

第二步:成為主教(Bishop)——全球5000人
全球有逾四十萬名神父,但主教人數僅約五千。他們不但管理一座主教座堂,還需監督多個堂區。要成為主教,你須年滿三十五歲、晉鐸滿五年、擁有神學博士學歷(或同等資格),更要出現在一份秘密遴選名單上。這份名單每三年由當地主教更新,再交由教宗駐當地的教廷大使(宗座大使)挑選人選,經過詳細調查後再提交教廷審核。過程繁複,常需數月甚至數年。

第三步:獲任樞機(Cardinal)——僅200人

樞機並非主教之上,而是一群擁有額外責任的資深主教,最重要職責便是選出新教宗。全球僅約兩百人獲此榮銜,且只有現任教宗能任命。若你表現卓越且受到注意,或會被欽點晉升。

第四步:候選教宗(Pope)——只有一人
當教宗去世或退休,所有未滿八十歲的樞機將被召往梵蒂岡,與外界隔絕(不能帶手機或任何通訊設備),展開選舉。他們需在西斯汀禮拜堂內每日投票四次,每周六日,除了禮拜日,樞機團將暫停投票,改為舉行彌撒與祈禱,尋求聖神引領。直至有一人獲得三分之二票數。當所有樞機投票及經點算後,如未有候選人達三分之二多數票,就會把票燒毁,並重新再舉行投票。也就是為什麼新聞報導有關教宗選舉會用長距鏡拍攝禮拜堂煙囪,霧出黑煙就表示「未能選出新教宗」。 選舉過程可能持續數週,甚至數年。最終獲選者還有最後一步,就是選擇一個教宗名號,當選後燃燒白煙昭示新任教宗誕生。

這是一條漫長、艱辛、極難進入的路:首先天生為男性,從十億天主教徒之一,成為40萬神父之一,再成為5000主教之一,繼而升至200樞機之一,最後還要說服三分之二同僚支持,方能登上教宗寶座。

-曾維燊

封面圖片:美聯社

即時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