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epSeek橫空出世引發全球關注,香港教育界亦有受惠。香港城市大學(城大)供師生使用的CityUHK Chatbot系統包括DeepSeek,更在課堂中引入「AI同學」輔助學習,城大協理學務副校長(數碼學習)張澤松接受《星島頭條》專訪時表示,全球正進入AI應用關鍵階段,城大亦積極部署AI教學轉型,培養兼具商業知識與AI應用能力的多元人才。他還指出,隨着高學歷的回流人才增加,香港正迅速成為亞洲AI人才培養與科研創新的重要樞紐。
課堂小組加入「AI同學」
城大鼓勵學生利用AI輔助學習,校內自主開發的CityUHK Chatbot平台更整合了DeepSeek技術,讓學生能隨時隨地通過手機或網頁登入AI學習系統。張澤松解釋,學生現在可以完全按照自己進度學習,「他們在課前可以利用AI預習教材,提出初步問題;課後則可以讓AI助手解答疑惑,甚至通過系統進行模擬練習,相當於擁有了24小時不眠不休的個人導師」。
此外,城大在課堂中還加入「AI同學」,每個學習小組都配備專門的AI助手協助小組討論,當學生對某個問題的討論陷入困境時,「AI同學」就能即時提供不同角度的思考方向。他表示,「學生先跟『AI同學』初步討論,經過消化後再和其他同學深入探討議題,就不必擔心自己直問提問過於簡單而被嘲笑,大大提高了課堂參與度」。
教師方面的AI應用亦同樣深入,張澤松指出,教授可利用AI處理大量重複性工作,如批改基礎作業,以便評估學生的學習進度;整理課堂筆記,歸納重要概念和關鍵點;並根據課程目標和學生的學習進度設計基礎練習題,從而讓教授將更多時間投入高質量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中。
另外,教授亦能在AI應用的後台中看到學生在課堂上對AI的提問,幫助教授知悉課堂中哪個內容較難理解,「AI可以收集學生提問的數據,分析出常見困惑點,讓教師可以針對性調整教學內容」。





模擬實驗室增「臨床經驗」
城大在一些專業課程中還開發了模擬實驗室系統,張澤松強調,「AI不是替代教師,而是放大他們的影響力,實現啟發性的學習,讓他們能夠照顧到更多不同程度的學生,拉闊學習曲線,實現真正以學生為本的個性化教育」。
DeepSeek引領新一輪科技熱潮,並成為香港經濟新增長點,但其實早在DeepSeek問世前,城大已於去年10月創立香港人工智能與科學研究院,與學術界及業界一起推進AI領域的前沿科研。張澤松表示,城大透過已有的學術資源來搭建平台,吸引更多世界一流的教授來到香港培養AI人才。
上月宣佈推商業AI碩士課程
除了在教學模式中融入AI,城大上月還宣布推出商業人工智能碩士課程,培養兼具AI技術與商業智慧的跨專業人才,並透過「商業生成式人工智能實驗室」,提供頂尖的AI軟硬體資源及多樣化的創科研究和實習機會,並為學生提供更多接觸真實商業數據和實際案例的機會,進一步推動本地創科研發,同時引領智慧商業人才的培養。
比起做AI大模型的開發,張澤松認為,香港應該將更多精力擺在AI與商業的結合上。他指出,香港擁有內地與國際兩邊的商業視覺,能看出AI在不同文化中應用的場景特質,再加之香港擁有眾多商業案例,必定能發揮商業結合AI的優勢。
延伸閱讀:城大教授料人才回流香港 舊生反映「這裡有很多機會」
AI熱潮興起,不少企業卻面對人才短缺的問題;不過,城大協理學務副校長(數碼學習)張澤松認為,香港正處於人才回流階段,相信日後將會有更多AI人才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創新方案。
張澤松分享道,某次下飛機時偶遇以往一位博士畢業生,他畢業後一度返回巴基斯坦工作,現在選擇回港就業,表示因為「這裡有很多機會」。他還表示,「我們訓練很多外國學生,有些曾經離開,但因為香港近年推出多項政策、資助計劃和配套措施,加上政府大力推動創科,這批人才正在回流」。
近年學生素質顯著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張澤松發現近年招收學生素質亦顯著提高,「城大招收回來的學生背景越來越好,包括一名曾在清華大學排名前三的學生,之後在美國拿了滿分碩士,今年亦將來城大讀博士;還有一位在康奈爾大學讀完碩士的學生,也選擇來城大深造。」他認為,這種現象以往很少見,因為優秀的學生通常都會留在海外,但現在這批高質素學生湧向香港,除了因為香港就業配套完善之外,還因為香港能提供許多科研創新的機會。
金融破浪系列:

第一期:老鋪黃金來港上市變「股王」 知名度大增 鋪路拓海外市場 吸納金融客

第二期:重慶綠色科企落戶香港 靠科技園拓國際客源 「僅一年已參與10次大型展覽」

第三期:DeepSeek引領港股價值重估 單季升逾15% IPO市場回暖 券商乘勢推「AI助手」

第四期:北都建大學城助解人才荒 理大料港深可互補優勢 打造「科技走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