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一年一度的杜拜世界盃賽馬日,香港賽馬會大事宣傳港隊遠征,但最後大贏家為派遣大軍的日本隊:當晚轉播的八場賽事中,日本隊一共取得三勝、大量位置及第四第五名,若將所有獎金加算起來,東瀛代表一共從杜拜提走超過1000萬美元(約為15億日圓),其出色表現令日本馬迷們雀躍不已。
疫情過後,日圓匯率不斷下跌,匯率下跌自然帶來更多出口機會,日本馬近年不斷南征北討,前往澳洲、沙特阿拉伯及杜拜等參加國際賽事,就是最佳例子。過往日本國內大賽甚少有外國馬參與,致使全球馬迷對日本馬實力也不太認識;隨著中東國家近年不斷提高獎金舉辦國際賽事,吸引外國馬參戰,在當地取得佳績的日本馬及其血統也開始備受矚目,賽馬人氣帶動日本國內種馬事業的知名度,是為雙贏局面:在日本國內有好成績的馬,在中東乾旱環境也能取得佳績,比起昔日日本上駟遠征歐洲之時,還要猜猜馬兒能否適應天時地利人和,要考慮的不穩因素更加少了。
看今年在杜拜取得佳績的日本馬,如應屆日本冠軍「野田分位」(父系「神威啟示」)、「神志勇進」(父系「統治地位」)、「喜飆速」(父系美國馬「Drefong」)、「紅瑪瑙」(父系「銀幕英雄」,在杜拜賽事當日以一鼻之差獲亞軍,假如配搭不是二流日本騎師而是世界高手,可能已經獲勝)等,一些是年輕新星,一些則是國內苦戰多時無突破的老馬,到了中東則如虎入羊群,可知短期內中東賽事仍然是日本隊的囊中物。未來數年,其他垂涎大賽獎金馬主,不知會否也到東瀛採購「外勞」參賽,以求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