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關稅戰下,兩國緊張關係或進一步升溫,據報總統特朗普考慮將美國上市中概股除牌。現時有逾100間中國企業在美國上市,合共總市值超過7760億元(折合約6萬億港元)。有專家認為,一旦中概股大舉回流港股上市,勢令港股資金面變得緊張,「對港股好大震撼」。
美國《Fox Business》記者Charles Gasparino在社交平台X發文,他引述消息指,美國特朗普政府考慮推進中概股除牌,可能由即將上任的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Paul Atkins在上任後處理。帖文提到,在中美貿易戰中,中概股被除牌的可能性不斷增加,共和黨國會愈來愈希望將中概股除牌。同時,若中概股不允許審查會計底稿, 以及與中國政府的關係,美國法律將會允許將其除牌;國會議員尤其關注所謂的「黃金股份」(Golden Shares),這些股份授予中國政府對上市公司的控制權。
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早前被問及會否把在美上市中國公司的股份除牌,當時他回應指華府不排除任何應付中國的政策選項。
現時有逾100間中國企業在美國上市,合共總市值超過7760億元(折合約6萬億港元)。未有在港雙重上市的,包括市估逾1200億美元的拼多多(PDD)、滿幫(YMM)、富途(FUTU)、唯品會(VIPS)。
溫鋼城恐累恒指見15000點
iFast Global Markets投資總監溫鋼城認為,以今屆特朗普政府處事之偏激,要中概股全數除牌的確有可能,他坦言傳聞一旦成真,中概股大舉赴港上市,對港股「會是一個幾大的震撼的」,因一下子市場大量資金會被抽走;加上在美的中概股「不是隻隻拼多多」,他直言還有不少質素平平、股價表現欠佳的公司,因此一旦中概股大舉湧港上市,要有心理準備,拖累恒指回落至15000點水平也不奇。
他續說,中概股在被除牌威脅下,投資者「先沽為敬」,會拖累中概股股價表現。同時,中概股除牌亦等同進行私有化,「一下子那麼多間私有化,估值方面會跌得很厲害,接著可能會影響到公司發展」,從2021年的中概股除牌危機,中央最終也在2022年8月與美方簽訂審計監管合作,「相信中央盡可能想它留著(在美上市),這個真的是內地死穴。」
至於中概股大舉湧港是否會利好港交所(388)?溫鋼城說表面上對港交所是好消息,但中概股回流,港股資金面緊張,加上港交所市盈率在全球交易所數一數二地高,屆時港交所股價難免向下。
瑞銀料退市影響較過去可控
不過,瑞銀中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預計,今次中概股退市潛在影響較2021及2022年更可控,因不少大型中概股都已雙重上市;對於雙重上市的中概股,香港股票的比例在過去三年中增30個百分點,達到總市值的60%左右;再者,香港市場的南向持股比例顯著提高,從2021年佔市值的5%上升到目前的11至12%。
當然,中美關係未來走向不確定性下,王宗豪亦相信短期內會繼續令中概股股價受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