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豬/人道毀滅】漁護署自2021年11月起執行野豬人道處理政策,環境及生態局回覆財委會特別會議的提問時表示,2024/25年度野豬管理工作方面開支為2280萬元,而2024對比2022年,有關野豬的投訴及求助報告宗數下降3.09%,但人道毀滅的數量則大幅上升高達125%。野豬整體數目由2022年的約1830隻,減少至2024年的約900隻。
野豬整體數目由1830隻減少至900隻
環境局表示,過去3年野豬投訴及求助報告宗數分別為1133宗、1128宗、1098宗,而2024與2022年相比,下降約3.09%;當中人道毀滅的數量分別為292、487、657隻,因此2024與2022年相比,升幅高達125%。

2021年11月推行野豬捕捉及人道處理行動。資料圖片
局方指,近年本港野豬滋擾問題已逐步得到改善,漁護署統計顯示野豬整體數目由2022年的約1830隻,減少至2024年的約900隻;野豬滋擾黑點數目在2024年年底為15個,比2022年的42個減少約64%;野豬傷人個案在2024年為7宗,比2022年的36宗下降約80%。
漁護署去年捕捉672頭野豬
漁護署於2023年起透過設置紅外線相機監測野豬出沒情況,並配以新型捕獸器。漁護署於2024年共進行超過400次捕捉行動,成功捕捉共672頭野豬,相比2022年捕捉的292頭野豬,數字上升約130%。
局方解釋,漁護署在2017年年底至2021年11月期間,進行野豬捕捉及避孕/搬遷計劃,涉及超過350次行動及458頭野豬,但有關行動效果遠遠追不上野豬的繁殖速度,且野豬習慣被人餵飼後,即使被搬遷到郊野,仍會不斷重返市區或民居索食,因此於2021年11月推行野豬捕捉及人道處理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