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察】霍詠強:神秘的美國出口量和高端製造業?

 

20250416 霍詠強
神秘的美國出口量和高端製造業?
每個人都認同的都不一定正確?

美國商務部2月5日發佈的貿易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的貨物貿易逆差比上一年增加14%,達到1.2117萬億美元,刷新歷史最高。進口的增加反映出經濟之強勁,但美國總統川普將逆差視為問題,作為提高關稅的理由。

此前的最大逆差額是2022年的1.1799萬億美元。2024年美國出口額僅增加2%,增至2.0838萬億美元,而進口額為3.2955萬億美元,比上年增加6%。包括服務在內的貿易逆差為9184億美元。

11月份商品出口額為1764億美元
12月份出口額環比下降2.6%至2665億美元
1月份出口為2698億美元

為何年度出口量遠低於按月量的總數?和外地計算也不同?
美國2024年全年貨品貿易總額達5.3萬億美元,出口額為2.8萬億美元,增長1.89%;進口額為3.2萬億美元,增長6.02%。

特朗普「強調」想盡各種辦法想讓製造業回流,會否成功?不會也會?
先看看「Total Construction Spending: Manufactur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TLMFGCONS)」指標,用於衡量美國制造業領域各類建築工程在一定時期內所投入或建成的實際價值。制造業建築投資從2010至2020年,約為 800–900 億美元。2022 年開始,曲線出現陡峭上行,至 2024–2025 年達到 2000 億美元以上的年化水平,建設支出高速攀升,達到新高。

美國近幾年制造業再工業化態勢明顯,從圖中後期的高速增長可見,美國自 2021–2022 年以來對於本土制造能力建設投入力度大幅增加,尤其在全球供應鏈受地緣政治和疫情影響的背景下,“再工業化”已成為戰略重點。國際形勢導致企業對海外產能的依賴有所顧慮,於是加快在美國國內擴產,建築支出隨之上升。

美國真的如此製造業空心化嗎?美國真的失去了工業製造能力?
特朗普說的最多的造船、造車、電子制造等,往往是勞動密集型,附加值不高。美國在一般制造(中低端、勞動密集型)的相對劣勢,但核心也是附加值不高,且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美國這樣的公司很難生存。

從整體產業格局和歷史演變來看,美國製造業呈“高端強、低端弱”的結構特徵:

高端制造的優勢核心在於技術與研發實力雄厚,美國擁有全球頂尖的科研機構和大學,政府及企業對基礎研究和尖端技術研發投入巨大,形成了先進航空航天、國防軍工、高端醫療器械、半導體設備、工業自動化等產業集群。像 GE、Caterpillar、 Eaton、John Deere 等傳統裝備巨頭,在各自領域長期積累的技術壁壘與品牌效應依然十分穩固。

美國制造業企業往往專注於價值鏈上游環節,如核心零部件、高端系統集成和產品設計。最終產品的利潤率、技術門檻和市場壁壘較高。這使得美國制造業在全球競爭中仍具備較強優勢,尤其在軍工、飛機發動機、先進醫療儀器等領域獨佔鰲頭。

 

——————-

本材料由 Chinese Information Radio代表星島新聞集團有限公司發佈,更多相關信息可從華盛頓特區司法部獲得。”

請加入成為會員, 支持良心正派傳媒。
Join this channel to get access to perks: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YWSlgQB1BpfQTkNm_P5qIw/join

請星電視飲茶https://www.buymeacoffee.com/singtaousa

singtaotv星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