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杉磯和長堤港口綜合體是美國主要貿易動脈之一,處理全國約三分之一的貨櫃進出口,同時也是特朗普總統與世界其他國家發動貿易戰的中心。
《洛杉磯時報》報道,經濟學家表示,隨著特朗普對全球產品徵收10%的全面關稅,並對一些亞洲貿易夥伴徵收更高「對等」關稅,洛杉磯地區經濟主要驅動力之一的貿易恐將受到沉重打擊。
聖塔莫尼卡米爾肯研究所經濟學家克勞登(Kevin Klowden)指出,從就業和洛杉磯地區經濟活動來看,最重要部分是物流,即進出口和貨物運輸,其次是製造業,關稅非常重要,對供應鏈和其他一切均造成重大影響。
這些關稅包括對日本徵收24%的附加關稅、對韓國徵收25%關稅,以及對中國徵收34% 關稅;此外,特朗普還因中國非法進口致命藥物芬太尼而對其徵收20%關稅。
加拿大和墨西哥均被排除在基準關稅和對等關稅外,可減輕對超市雜貨店的影響。美國大部分進口農產品來自墨西哥和加拿大,包括酪梨、黃瓜和蘑菇。
但這些國家仍面臨某些商品被徵收25%關稅,以及進口汽車和輕型卡車被徵收25%關稅。本週,南加州各地汽車買家趕在關稅實施前搶購。各國正尋求與特朗普政府進行談判,尚不清楚最終有多少關稅會維持不變。但本周公告令投資者深感不安,隨著投資者轉向購買歐元、日圓和瑞士法郎,美元出現貶值。主要貿易夥伴中國和面臨衝擊的歐盟正考慮採取報復行動,這可能導致全面貿易戰並削弱進出口。
不斷升級的貿易緊張局勢已波及洛杉磯和長堤港口,兩座港口11月份貨運量創下紀錄,企業大量囤積貨物。
執行董事塞羅卡(Gene Seroka)表示,過去幾個月的貨運高峰已結束,關稅可能導致今年稍後通過洛杉磯港貨運量下降10%,意味著相關就業也會減少。塞羅卡指出,隨著洛杉磯社區正從毀滅性山火中恢復過來,特別依賴進口商品。
任何港口放緩都會對洛杉磯地區經濟產生深遠影響。洛杉磯縣經濟發展局報告顯示,運輸、貿易和公用事業部門是該縣最大就業集群之一,去年約有83萬名工人。
洛杉磯經濟發展委員會稱,儘管洛杉磯製造業幾十年來一直衰退,但去年製造業仍僱用約31萬3000名工人,成為全縣近一兆美元經濟的領先產業。
許多公司依賴在亞洲生產的零件,這可能會提高美國國內生產商品在銷售和出口時的成本。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數據顯示,加州去年出口近1600億製成品,其中最大出口類別是電腦和電子產品,市值達479億。
同時,在海外設有製造基地的美國公司面臨進口關稅。
美國農業部數據指出,加州是全國最大農產品出口地,2022年出口達近250億,這些出口產品可能會受到報復性關稅影響。特朗普和其經濟團隊承認徵收關稅將導致經濟動盪,但認為這是吸引美國和外國公司進入美國製造業的代價。克勞登則表示,關稅的通膨效應將立即顯現,需要數年時間才會產生收益。
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贊迪(Mark Zandi)預測,關稅將會引發經濟衰退,而非振興製造業。▍洛杉磯訊 ▍

位於聖佩卓的洛杉磯港。洛杉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