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縣仇恨事件增加35%

洛杉磯縣人際關係委員會(LACCHR)本周發布首份仇恨事件報告,結果顯示2022年至2023年通報仇恨事件激增35%。

根據FOX 11電視新聞報道,該報告指出,教育機構發生的仇恨、與中東衝突以及白人至上主義意識形態相關仇恨事件均顯著增加。

該份仇恨事件報告記錄了洛杉磯縣仇恨事件增加,其中學校、學院和大學的仇恨事件增加234%,與中東衝突相關事件則激增2150%。

報告指出,在所有種族國籍仇恨事件中,52%是針對非裔,反非裔事件從211起增加到237起,增幅達12%。

針對猶太人的事件增加153%,從66起增至167起。九成的宗教仇恨事件是針對猶太族群。

性傾向事件則從119起增至148起,增幅達24%,針對男同性戀、女同性戀和LGBT 的事件均有增加。

拉丁裔是第二大受到種族歧視群體,共通報69起仇恨事件,其中六成涉及反移民辱罵。

在所有已通報的種族歧視事件中,亞裔佔15%,從76起減至66起。其中33%的種族歧視事件是針對華人。

性別歧視事件從36起增至55起,增幅達53%。其中40起針對跨性別者,13起針對女性。

因殘疾引發的事件則從三起增至11起。

LACCHR執行董事托瑪(Robin Toma)強調舉報重要性,這對受害者造成的創傷與仇恨犯罪一樣嚴重,可能會加劇系統性不平等,每個人都有義務舉報,而不是將其視為「正常現象」。

洛梅利博士(Dr. Monica Lomeli)指出,仇恨事件多樣多元,包含基於身分認同的威脅和貶損言論。她說:「仇恨事件包含有人被威脅向ICE舉報、在超市門前散發白人至上主義文學作品,以及性別不符者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因性別認同而受到貶損性評論等。」

「洛杉磯對抗仇恨」計畫將發起團結運動,以對抗日益增加的仇恨事件,並在受影響最嚴重的社區分發宣傳標誌。

該計畫旨在促進族裔包容和尊重多樣性,並使用仇恨事件報告中的數據作為指導方針。

仇恨事件是對個人或群體認同偏見而產生的非犯罪行為,包含辱罵和騷擾。

儘管仇恨言論不一定是犯罪,但暴力威脅實屬犯罪行為。

自1980年以來,LACCHR一直在記錄仇恨犯罪數據,以防止和應對仇恨犯罪。▍洛杉磯訊  ▍

2021年,洛杉磯韓國城超市外張貼海報,以提高對反亞裔仇恨犯罪的認識。美聯社

南加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