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馬公園變夜光夢幻水世界 「舞動水滴展」免費入場 即睇預約方法|Juicy叮

金鐘添馬公園正舉行「舞動水滴展」,逾百個肥嘟嘟的夜光不倒翁水滴,令公園搖身一變成浪漫夢幻水世界,不少市民都搶先入場拍攝水滴內的夜繽紛。

有網民便在facebook群組「香港風景攝影」以「大水滴和不倒翁小水滴」為題,上載晚上燈光影照下溢彩流光的水滴美拍。

大型藝術展覽「舞動水滴展」由4月1日起至6月13日於添馬公園及中西區海濱長廊(中環段)展出。詳情見下圖及下文:

「舞動水滴展」逐張睇↓↓↓↓

添馬公園變夜光夢幻水世界 「舞動水滴展」免費入場 即睇預約方法
添馬公園變夜光夢幻水世界 「舞動水滴展」免費入場 即睇預約方法

 

金鐘添馬公園正舉行「舞動水滴展」。圖片授權Winnie Lam
金鐘添馬公園正舉行「舞動水滴展」。圖片授權Winnie Lam

 

逾百個肥嘟嘟的夜光不倒翁水滴,令公園搖身一變成浪漫夢幻水世界。圖片授權Winnie Lam
逾百個肥嘟嘟的夜光不倒翁水滴,令公園搖身一變成浪漫夢幻水世界。圖片授權Winnie Lam

 

金鐘添馬公園正舉行「舞動水滴展」。圖片授權Winnie Lam
金鐘添馬公園正舉行「舞動水滴展」。圖片授權Winnie Lam

 

逾百個肥嘟嘟的夜光不倒翁水滴,令公園搖身一變成浪漫夢幻水世界。圖片授權Winnie Lam
逾百個肥嘟嘟的夜光不倒翁水滴,令公園搖身一變成浪漫夢幻水世界。圖片授權Winnie Lam

 

樓主以「大水滴和不倒翁小水滴」為題,上載晚上燈光影照下溢彩流光的水滴美拍。圖片授權Winnie Lam
樓主以「大水滴和不倒翁小水滴」為題,上載晚上燈光影照下溢彩流光的水滴美拍。圖片授權Winnie Lam

 

晚上燈光影照下水滴溢彩流光。圖片授權Winnie Lam
晚上燈光影照下水滴溢彩流光。圖片授權Winnie Lam

 

大型藝術展覽「舞動水滴展」正在添馬公園展出。圖片授權Winnie Lam
大型藝術展覽「舞動水滴展」正在添馬公園展出。圖片授權Winnie Lam

 

展覽是國際著名藝術家馬興文,特別為慶祝今年為東江水供港60周年而創作的大型藝術展覽。圖片授權Winnie Lam
展覽是國際著名藝術家馬興文,特別為慶祝今年為東江水供港60周年而創作的大型藝術展覽。圖片授權Winnie Lam

 

樓主帖文。fb「香港風景攝影」截圖
樓主帖文。fb「香港風景攝影」截圖

 

展覽是國際著名藝術家馬興文,特別為慶祝今年為東江水供港60周年而創作的大型藝術展覽。作品透過大小不同的水滴裝置,表達東江水為香港注入生命力和社會共融的文化氛圍。

展覽的水滴布局和數量在展期內會分階段變化。首階段裝置率先展出一個高18.8米的水滴裝置和百多個不倒翁小水滴。而展覽焦點是一個既屬首次展出,亦屬同類展覽中歷來最大、高28.8米的巨型水滴藝術裝置,將於5月登場,屆時兩個巨型水滴裝置將互相輝映,寓意著團結與共融。

相關閱讀:東江水供港60周年︱粵港兩地合辦紀念典禮 李家超 : 體現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深情典範

「舞動水滴展」逐張睇↓↓↓↓

大型藝術展覽「舞動水滴展」由4月1日起至6月13日於添馬公園及中西區海濱長廊(中環段)展出。發展局facebook相片
大型藝術展覽「舞動水滴展」由4月1日起至6月13日於添馬公園及中西區海濱長廊(中環段)展出。發展局facebook相片

 

展覽是國際著名藝術家馬興文,特 別為慶祝今年為東江水供港60周年 而創作的大型藝術展覽。發展局facebook相片
展覽是國際著名藝術家馬興文,特 別為慶祝今年為東江水供港60周年 而創作的大型藝術展覽。發展局facebook相片

 

作品透過大小不同的水滴裝置,表 達東江水為香港注入生命力和社會 共融的文化氛圍。發展局facebook相片
作品透過大小不同的水滴裝置,表 達東江水為香港注入生命力和社會 共融的文化氛圍。發展局facebook相片

 

首階段裝置率先展出一個高18.8米 的水滴裝置和百多個不倒翁小水滴。發展局facebook相片
首階段裝置率先展出一個高18.8米 的水滴裝置和百多個不倒翁小水滴。發展局facebook相片

 

展覽焦點是一個既屬首次展出,亦 屬同類展覽中歷來最大、高28.8米 的巨型水滴藝術裝置,將於5月登 場,屆時兩個巨型水滴裝置將互 相輝映,寓意著團結與共融。發展局facebook相片
展覽焦點是一個既屬首次展出,亦 屬同類展覽中歷來最大、高28.8米 的巨型水滴藝術裝置,將於5月登 場,屆時兩個巨型水滴裝置將互 相輝映,寓意著團結與共融。發展局facebook相片

 

市民可透過網上預約免費入場參觀 展覽,每人每日只可登記一個場次, 每個場次最多5個名額,每個場次為 20分鐘。網上載圖
市民可透過網上預約免費入場參觀 展覽,每人每日只可登記一個場次, 每個場次最多5個名額,每個場次為 20分鐘。網上載圖

 

展覽詳情。
展覽詳情。

 

大型藝術展覽「舞動水滴展」由 4月1日起至6月13日於添馬公園及 中西區海濱長廊(中環段)展出。添馬台截圖
大型藝術展覽「舞動水滴展」由 4月1日起至6月13日於添馬公園及 中西區海濱長廊(中環段)展出。添馬台截圖

 

預約網站。網上截圖
預約網站。網上截圖

 

展覽詳情。網上截圖
展覽詳情。網上截圖

 

預約報名。網上截圖
預約報名。網上截圖

 

預約日期和時間。網上截圖
預約日期和時間。網上截圖

 

相關閱讀:東江水供港60周年︱巨型水滴藝術展亮相中環海濱 黃偉綸與卓永興到場參觀

網上預約免費入場參觀

市民可透過網上預約免費入場參觀展覽,每人每日只可登記一個場次,每個場次最多5個名額,每個場次為20分鐘。

發展局早前在facebook專頁發帖指,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了解到馬興文在香港出生,對香港有深厚情意。甯漢豪認為今次展覽別具意義,亦讚賞藝術家的持續創意。她還希望市民在欣賞別具特色的水滴裝置的同時,亦會飲水思源,好好認識東江水供港歷史,體會國家對香港的長期支持與關顧,使香港得以繁榮穩定發展。

相關閱讀:參觀「舞動水滴展」 張國鈞憶香港曾受制水之苦 幸獲東江水保供水穩定

相關閱讀:東江水供港60年|首站巡迴展覽銅鑼灣時代廣場啓動 水務署 : 勿忘飲水思源

展覽詳情:
日期:  4月1日至6月13日
地點:  添馬公園及中西區海濱長廊(中環段)
時間:  星期一至五下午一時至晚上七時五十分;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下午一時至晚上十時五十分
市民可網上預約參觀(https://www.dccharity.org.hk/article.php?id=1&lang=zh_tw),費用全免。

相關閱讀:打卡港人飲用水源頭 網民遊江西三百山 浸溫泉行壯觀玻璃橋↓↓↓↓

擎天橫空過,訪飛瀑尋源。港人飲用水來自東江,江西安遠三百山據稱是東江水發源地。疫情後開關,不少港人飲水思源,隨旅行團到當地作短線遊順道浸溫泉,並挑戰膽量行長達330米的玻璃橋。

facebook有關三百山美景的相片早前多起來,2023年國慶過後仍然插滿五星紅旗的玻璃索橋最亮眼;而「東江第一瀑」旁有「東江源」摩崖石刻,是港人飲水思源必到的打卡之地;另有識貨的網民指「10月尾開始會涼涼地,正好浸溫泉好日子!」。

打卡港人飲用水源頭 網民遊江西三百山 浸溫泉行壯觀玻璃橋
打卡港人飲用水源頭 網民遊江西三百山 浸溫泉行壯觀玻璃橋

 

長330米的玻璃橋。
長330米的玻璃橋。

 

港人飲用水來自東江,江西安遠三百山正是東江水發源地,「東江第一瀑」打卡點。
港人飲用水來自東江,江西安遠三百山正是東江水發源地,「東江第一瀑」打卡點。

 

霧中玻璃橋。
霧中玻璃橋。

 

「三百山歡迎您」園藝。
「三百山歡迎您」園藝。

 

溫泉景。
溫泉景。

 

深圳到三百山車程約需5個多小時。網上截圖
深圳到三百山車程約需5個多小時。網上截圖

 

國慶過後仍插滿五星紅旗的玻璃索橋。
國慶過後仍插滿五星紅旗的玻璃索橋。

 

如仙景般的景色。
如仙景般的景色。

 

山頂起霧。
山頂起霧。

 

福鰲塘。
福鰲塘。

 

置於福鰲塘景區內的思源寶鼎。
置於福鰲塘景區內的思源寶鼎。

 

思源寶鼎介紹。
思源寶鼎介紹。

 

網民指「10月尾開始會涼涼地,正好浸溫泉好日子!」。網上截圖
網民指「10月尾開始會涼涼地,正好浸溫泉好日子!」。網上截圖

 

可愛觀光車。
可愛觀光車。

 

碼頭回望山景。
碼頭回望山景。

 

遊三百山有機會坐船。
遊三百山有機會坐船。

 

景區餐廚附近有竹林。
景區餐廚附近有竹林。

 

山上的棧道。
山上的棧道。

 

乘索道登山後行約5分鐘便抵福鰲塘。
乘索道登山後行約5分鐘便抵福鰲塘。

 

景區設有不少植物介紹牌。
景區設有不少植物介紹牌。

 

到索道站乘索道上山。
到索道站乘索道上山。

 

知音泉大峽谷。
知音泉大峽谷。

 

長長的玻璃橋。
長長的玻璃橋。

 

粗壯的玻璃橋鋼纜。
粗壯的玻璃橋鋼纜。

 

玻璃橋隱沒有濃霧中。
玻璃橋隱沒有濃霧中。

 

山上風光無限好。
山上風光無限好。

 

參加巴士團的話,由深圳到三百山車程約需5個多小時。網上截圖
參加巴士團的話,由深圳到三百山車程約需5個多小時。網上截圖

 

景區馬路有三色線分隔雙向行車。
景區馬路有三色線分隔雙向行車。

 

行玻璃橋挑戰膽量。
行玻璃橋挑戰膽量。

 

三百山設有索道方便登山。
三百山設有索道方便登山。

 

山上的寫生基地。
山上的寫生基地。

 

霧中福鰲塘如仙景。
霧中福鰲塘如仙景。

 

網民近日到三百山觀光。網上截圖
網民近日到三百山觀光。網上截圖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