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黃偉江三藩市報道
三藩市華埠的無牌小販問題日益嚴重,導致環境衛生惡化,並對合法經營的商家造成衝擊。儘管市政府相關部門曾多次展開聯合執法行動,但由於執法資源有限,違法行為依舊屢禁不止,讓不少華埠商家與居民感到無奈與憤怒。
華埠商戶聯會會長邵旗謙指出,華埠士德頓街已成為無證擺攤的「重災區」,非法攤販不斷增加,甚至有商家乾脆加入其中,在人行道上擺攤售賣各類商品。記者近日走訪華埠,發現街頭販售的商品種類繁多,包括海釣來的魚類、螃蟹,甚至還有來源不明的凍肉、凍雞、蔬果。
更令人震驚的是,一些攤販出售的物品竟然是來自食物銀行(Food Bank)的免費派發食品。知情人士透露,每逢食物銀行派發物資時,一些華裔長者便會收集其他人不要的罐頭、意粉、奶粉、瓶裝果汁等食品,再轉手於華埠販售,從中獲取利益。
由於這些無牌小販出沒時間不定,往往在警方與執法部門巡查後立即消失,導致執法困難。
警察局資源有限,需優先處理更為嚴重的治安案件,而工務局與衛生局也無法每天進行巡查,這使得違規擺攤現象屢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
邵旗謙表示,去年9月,華埠曾在花園角廣場舉行社區會議,討論如何解決無牌攤販問題。近三個月來,他已多次向第三區市參事、衛生局與工務局發送電郵,要求政府加強監管,杜絕違法擺攤的情況發生。「然而,政府部門遲遲未能有效解決問題,讓社區居民與商家深感不滿。」
許多華埠商家與居民認為,市府部門應該加派執法人員,強化日常巡查,並對屢犯不改的違法攤販施加處罰。呼籲市政府採取更有效的措施,確保街道秩序與市民權益,避免華埠違法擺攤問題繼續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