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難問題久未解決 商戶盼金山市府正視

企李街上的禁停及拖車時間告示。陸潮基提供

4月1日下午3時30分,企李街車流暢順,就算有車停在咪錶位上也不會造成交通擁擠。陸潮基提供

華埠長期面臨停車難問題,讓顧客卻步,影響商戶生意。商戶普遍認為,問題的根源包括濫用殘障停車牌長期佔用停車位,商業裝卸專用停車位的時段設置不合理,以及部分街道如企李街和沙加緬度街等咪錶停車位在下午3時起禁止停車的規定。華埠商戶聯會多次向市府反映情況,卻遲遲未見改善。

華埠商戶聯會會長邵旗謙稱,早在兩年前便向三藩市交通局反映華埠停車困境,但始終未獲積極回應。直到現在,交通局終於對士德頓街部分路段的路邊停車規則進行調整,試行期為九個月。新規定下,該區域周一至周六的停車時段更改為:早上7點至下午2點:黃色裝卸區僅供商業裝卸使用。下午2點至晚上6點:開放咪錶計費停車。

雖然此舉被視為部分進展,但商戶們仍不滿意,因為其他關鍵停車規定未見放寬。

邵旗謙強調,企李街、沙加緬度街的咪錶停車位在下午3時後禁止停車,違規車輛會被拖走,嚴重影響商戶生計。他指出,交通局近年因經費問題削減公車服務,而華埠這些街道的停車並不影響公交車通行,因此禁止停車的理由站不住腳。他建議市府取消禁停規定,反而可增加咪錶收入,幫助交通局補充經費。

在企李街經營印刷廠數十年的老闆陸潮基也對現行規定表示不滿。他指出,下午3時後的交通高峰期並未造成華埠主要街道的嚴重堵塞,但禁停規定卻讓顧客卻步。「有客戶只是臨時停車取印刷品,卻遭拖車罰款,最後氣得說以後不再來華埠了!」

此外,一些商戶質疑市府在華埠的停車政策是否存在「以罰代管」的問題。他們指出,花園角附近的華盛頓街原有數個咪錶位被取消後,市府並未增設新的咪錶位,導致停車位供不應求。

疫情期間推行的「共享空間」計劃,使部分路邊空間被商家用來擺放戶外座位,進一步壓縮停車資源。

商戶認為,市府應積極聆聽民意,檢討目前的停車規定,特別是企李街、沙加緬度街的禁停政策。他們希望市府與社區合作,共同尋找更合理的解決方案,以平衡交通管理與商業發展,避免進一步影響華埠經濟。

4月1日下午3時30分,有商戶拍攝的照片顯示,交通順暢,並未出現擁擠情況。有商戶指出,現行禁停政策缺乏合理性,應重新檢討。本報記者黃偉江三藩市報道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