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衞局硬推控煙十招 據悉明年第二季起禁止公共場所吸食電子煙 非薄荷加味煙最快下年禁

政府去年提出「控煙十招」,包括全面禁止管有另類吸煙產品、禁止加味煙等,由於涉及範圍甚廣,引起商界及煙民反彈,質疑「乜都禁」控煙政策不利營商及夜經濟。爭議聲下,醫衞局計劃於本月底向立法會提交修例草案,仍全數涵蓋「控煙十招」,包括提高私煙罰則、禁售加味煙、擴大禁煙區等,部分措施最快今年下半年生效。據了解,當局傾向由明年第二季起,不能再在公開場合吸食電子煙。

十招目標在今年4月提交立法會。資料圖片
十招目標在今年4月提交立法會。資料圖片

 

十招目標在今年4月提交立法會。資料圖片
十招目標在今年4月提交立法會。資料圖片

 

控煙十招中,禁加味煙一項由於一併影響水煙,爭議性較大。資料圖片
控煙十招中,禁加味煙一項由於一併影響水煙,爭議性較大。資料圖片

 

政府提出控煙十招。資料圖片
政府提出控煙十招。資料圖片

 

政府提出控煙十招。資料圖片
政府提出控煙十招。資料圖片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資料圖片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資料圖片

 

打擊私煙措施優先推行

據悉,明年第二季起會陸續擴大對管有電子煙等另類煙的禁令,分兩階段實行,第一步先針對公共場所,即屆時不能再公開吸食電子煙,初步只規管煙彈。若成效理想,會擴展至管制私人場所及煙機,暫未有時間表。

禁加味煙方面,同樣分兩階段實行,非薄荷煙會優先管制,即生果味或帶有生果味的水煙,目標最快明年推行;第二階段則考慮一併禁薄荷煙,這暫未有時間表。

至於另一重點範疇打擊私煙,會是當局最快實行的方向,本年中會先試行在完稅煙中,加入識別標籤。當局亦會提高走私私煙的罰則,現時買賣、管有私煙最高可罰款100萬元及入獄2年,未來會提升至罰200萬元及入獄7年。

此外,旅客如攜帶多於19支免稅煙入境,定額罰款會由2,000元增至5,000元,再加5倍應繳稅款。換言之每條煙由現時罰5,000多元,未來會加至8,000多元。條例通過後即時生效。

此外,當局會將醫院、院舍、學校、幼兒中心指定出入口三米範圍列為禁煙區;排隊吸煙方面,輪候公共交通、醫院、體育館、文娛中心、遊樂場等都是禁止吸煙範圍。違例吸煙者罰款會由1,500元增至3,000元,料明年初生效。

立法會批發及零售界議員邵家輝。
立法會批發及零售界議員邵家輝。

 

邵家輝指總體政策偏嚴 促平衡對經濟影響

立法會批發及零售界議員邵家輝指總體政策偏嚴,強調政府總體目標是少些人吸煙,大方向上會理解,而大幅提高私煙相關罰則及禁止於排隊時吸煙,他亦相當支持。不過他關注如何平衡市民選擇權,例如果味煙,旅客如果連帶入香港都不准,會否導致他們卻步從而損害經濟;電子現時已不能買賣,但仍有不少人擁有,是否要完全禁止吸食。

此外他提到,若一刀切禁止果味煙,即水煙都會受影響,可是近年酒吧業盛行提供水煙,若一併禁止,相關的生意會全部流失,令市民選擇北上,影響本地經濟。他希望當局妥善平衡對經濟的影響。

業界:當局為禁而禁 不接觸業界 不看宏觀發展

香港持牌酒吧會所聯會創會會長梁立仁表示,水煙「基本上沒有原味」,當局擬禁加味水煙,無異於全禁水煙。他指,本港約3成酒吧提供水煙,而水煙為這些酒吧帶來約5成人流及收入,禁加味水煙將影響酒吧業發展,「水煙市場在內地及東南亞持續壯大。這麼簡單的東西都受禁制,會影響業界發展意欲,令香港娛樂事業文化漸漸式微,與周邊地區差距越來越大。」

梁立仁續謂,禁止加味水煙可能助長更多無牌酒吧出現,進一步打擊持牌酒吧生意。他批當局「為禁而禁」,未宏觀看大環境發展,又稱「控煙十招」由去年提出框架至今天為止,當局都未接觸業界溝通,「只不過我們反映意見,當局就一直持相反意見。沒有真正了解民生所需,或者業界的意見,就很強硬地推出一些措施。」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