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表示:關稅的最終成果將值得這一切的痛苦 專家們則不以為然

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加碼推動關稅政策,聲稱這將促使製造業回流美國,讓美國重拾「製造強國」地位,並表示即便帶來短暫干擾也「可以接受」。

「關稅的目的是讓美國再次富裕,讓美國再次偉大。這正在發生,而且將會迅速發生,」特朗普在三月初對國會的聯合演說中說道。

「會有一點干擾,但我們可以接受,」他補充說。「不會太嚴重。」

然而,據USA Today報道,經濟學者與產業專家多數持保留態度,指出相關政策效果有限,甚至可能帶來更大經濟損害。

據報道,特朗普已對來自中國、加拿大與墨西哥的多項商品加徵關稅,近期更宣布對所有進口汽車與零件徵收25%的關稅,並將實施與他國對等的互惠關稅制度。這些舉措可能導致新車價格飆升數千美元,並引發產業與市場不安。

雖然現代(Hyundai)、本田(Honda)與蘋果(Apple)等企業宣佈將部分生產線遷至美國,但多數製造商仍在觀望。許多企業領導人認為目前貿易政策過於波動,難以據此做出長期投資決策。供應鏈重組、工廠建設與人力培訓皆需高額資本與長期計畫,而美國的高工資與低失業率也構成重大挑戰。

部分行業如家具與塑膠製品製造商指出,若試圖回流美國,仍需依賴亞洲供應商提供原料與零件,且高昂的人力成本將使企業難以與低價競爭對手匹敵。即使在最佳情況下,全面消弭貿易逆差所帶來的製造業職位增幅也僅占全美就業市場的1%。

此外,多項研究發現,特朗普任內關稅政策反而導致相關產業整體就業人數下降。儘管鋼鐵業在關稅保護下獲得短期投資與增長,但更廣泛的產業卻因成本上升與銷售下滑而出現裁員潮。經濟學家警告,若關稅政策持續擴大,恐將進一步提高經濟衰退風險,導致數百萬工作機會流失。


新聞來源:USA Today

封面圖片來源:美聯社資料圖片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