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cramento Bee》近日刊登評論文章,探討沙加緬度縣兩位資深民主黨籍參事——襄納(Phil Serna)與甘迺迪(Patrick Kennedy)——在無家可歸政策上的爭議。二人被批評多年來未能有效應對流浪人口問題,導致情況進一步惡化。
民主黨在加州執政多年 脫離民意導致危機
回顧去年選舉,民主黨在加州這座「象牙塔」內的影響力正在逐步崩解。「象牙塔」並非真的由象牙建造,而是比喻一個脫離現實、與社會民生脫節的環境。長年執政的民主黨在理論與政策上的堅持,卻忽視了大眾的實際需求。
此次總統大選,特朗普成功當選,而在加州,民主黨不僅落敗,還面臨全州各縣選民支持度下滑的危機。就連準備競選總統的加州州長紐森也在Podcast節目中坦言,民主黨的品牌已經「有毒」(Toxic),可見黨內矛盾已非單純的意見分歧。
新任參事批評政策崩壞 引發黨內爭論
沙加緬度縣第四區新任女參事羅德里格斯(Rosario Rodriguez)上任後,檢視整個無家可歸政策,直指:「這個計劃完全崩壞。」她質疑,這些政策已推行多年,理應運作順暢,然而問題卻仍然嚴重。她認為參事會應該有一個完善的應對機制,包括明確的時間表、政策方針與執行策略,但實際情況卻令她極為失望。
此番言論引來襄納與甘迺迪的強烈回應。襄納批評羅德里格斯「經驗不足」,認為她無法理解參事會多年來的努力,並強調過去五年間無家可歸問題已有改善。甘迺迪則形容羅德里格斯的言論「激進」,並指縣政府成立無家可歸服務部門已經是進步的象徵。
然而,這種說法我會稱之為「象牙塔思維」——僅僅成立一個部門,只做門面功夫,並不代表問題得到解決。
爭論升級 參事會性別文化問題浮現
此次衝突亦延伸至參事會的性別文化問題。羅德里格斯是少數進入參事會的女性,《Sacramento Bee》評論認為,襄納與甘迺迪的強烈反應,反映了男性領導人在受到女性批評時的防衛心態,而非真正就政策本身進行辯論。
類似情況過去亦曾發生。例如,沙加緬度女市議員塔拉曼特斯(Karina Talamantes)去年要求參事會公開5000萬美元無家可歸基金的使用情況,結果非但未獲回應,參事會更發新聞稿公開批評她,進一步暴露其內部的性別權力結構問題。

封面圖片來源:Sacramento County – Government
專家建議三大改革方向
專家指出,縣政府必須進行體制改革,以改善無家可歸問題,並提出以下三大方向:
-
提升透明度——參事會應定期向市府及公眾報告無家可歸政策進展,確保資金使用公開透明。
-
建立溝通機制——縣、市政府應加強協調,確保資源分配合理,避免政策執行脫節。
-
鼓勵健康辯論——參事會應以問題為核心討論政策,而非將批評視為個人攻擊,避免陷入內部鬥爭。
評論指出,襄納與甘迺迪多年來在無家可歸問題上的表現未如理想,若民主黨持續迴避關鍵問題,未來選舉或將成為選民表達不滿的主要管道。
-曾維燊
封面圖片來源:Rosario Rodriguez 社交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