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杉磯訊
南加州的海獅和其他海洋哺乳動物正遭受中毒事件侵害,當地專家聲稱這是近年來最嚴重的中毒事件,政府則向海灘遊客發出警告,擱淺海岸生病的動物有可能會帶來威脅。
《洛杉磯時報》報道,衝浪者拉門多拉(Rj LaMendola)報告稱,日前他在文杜拉縣附近衝浪遭到一隻「野性、近乎惡魔」的海獅襲擊,牠將他從衝浪板上拖下攻擊。
他隨後聯繫海峽群島海洋與野生動物研究所,該研究所表示,此次襲擊很可能是因有毒藻類大量繁殖所導致。
攝入來自有害藻華的軟骨藻酸會導致海獅癲癇或伸長頭部,做出一種被稱為「觀星」的動作,牠們還可能陷入昏迷狀態。專家建議不要與生病動物接觸,牠們可能會在無預警下發動攻擊,甚至咬人。
聖佩卓海洋哺乳動物護理中心執行長沃納(John Warner)指出,目前收留至少140隻出現中毒症狀的海獅。該地區海灘上有50隻海豚擱淺,幾乎全因攝入軟骨藻酸而死亡。
藻酸是一種由有害藻華產生的神經毒素,若及時治療,海獅的存活率可達50%至65%。
動物可獲得治療,但將生病海獅運送到醫療機構卻很困難,因為成年雌性海獅平均體重為250磅,成年雄性海獅則可重達一千磅。
2023年,加州也曾發生類似藻酸中毒事件,造成上千隻海獅死亡。
沃納坦言,人類活動加劇擱淺事件的強度、時間和規模,有毒藻類大量繁殖情況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日益嚴重。
他表示,氣候變遷導致海水溫度升高,加上硝酸鹽徑流造成的海水酸化,加劇有毒藻類事件。當洛杉磯縣下雨時,有機徑流會流入海洋,替藻類提供養分。
大規模的多莫酸藻華通常每三至七年發生一次,但沃納表示,科學家預計此類事件將會更頻繁地發生。
沃納指出,除了中心收容患病海獅總數激增外,與兩年前相比,死於軟骨藻酸中毒的雄性海獅也更多。2023年,中心收容約130隻海獅,但未收容任何雄性海獅。
雄性海獅在昏迷狀態下可被關在同個圍欄,但一旦醒來,因毒素神經影響而變得具有攻擊性,這替野生動物中心帶來了容量壓力。
沃納坦言,若再持續一、兩週數量增加,就得被迫將動物留在海灘上。
該中心是依靠私人慈善事業的小型非營利組織,沃納正在聯繫縣市政府尋求幫助。
他強調,儘管公眾多年來學會與生病海洋動物保持至少50呎距離、不要合影、不要將擱淺海豚放回海中,但對正確禮儀的了解仍不足夠。
沃納指出,海豚在人類周圍尤其膽怯,當受到驚嚇時,心臟病發作機率很高,自拍則會扼殺動物,遠處觀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