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中方沒續簽牛肉 美對華出口大幅下滑

美國政府當地時間3月27日公布數據顯示,數百家美國牛肉企業的對華出口資格於16日到期後,美國對華牛肉銷量大幅下降。截至3月20日當周,美國對華牛肉出口量幾乎為零。

出口量幾乎降至0

路透社同日報道稱,牛肉是中美貿易緊張關係升級的例證之一。美方挑起貿易爭端後,中方對美國肉類和其他商品加徵關稅,使這些產品對中國買家的吸引力下降。

相關新聞:近千家美國豬肉商對華出口資格失效 據報中方已開始更新

2024年,美國是中國第3大肉品供應國,僅次於巴西和阿根廷,進口量為59萬噸。 路透社
2024年,美國是中國第3大肉品供應國,僅次於巴西和阿根廷,進口量為59萬噸。 路透社

 

泰森食品(Tyson Foods Inc.)、史密斯菲爾德(Smithfield Foods Inc.)和嘉吉(Cargill)等大型生產商的註冊狀態,曾由「有效」變成「失效」。 路透社
泰森食品(Tyson Foods Inc.)、史密斯菲爾德(Smithfield Foods Inc.)和嘉吉(Cargill)等大型生產商的註冊狀態,曾由「有效」變成「失效」。 路透社

 

泰森食品(Tyson Foods Inc.)、史密斯菲爾德(Smithfield Foods Inc.)和嘉吉(Cargill)等大型生產商的註冊狀態,曾由「有效」變成「失效」。 路透社
泰森食品(Tyson Foods Inc.)、史密斯菲爾德(Smithfield Foods Inc.)和嘉吉(Cargill)等大型生產商的註冊狀態,曾由「有效」變成「失效」。 路透社

 

泰森食品(Tyson Foods Inc.)、史密斯菲爾德(Smithfield Foods Inc.)和嘉吉(Cargill)等大型生產商的註冊狀態,曾由「有效」變成「失效」。 路透社
泰森食品(Tyson Foods Inc.)、史密斯菲爾德(Smithfield Foods Inc.)和嘉吉(Cargill)等大型生產商的註冊狀態,曾由「有效」變成「失效」。 路透社

 

2024年,美國是中國第3大肉品供應國,僅次於巴西和阿根廷。 路透社
2024年,美國是中國第3大肉品供應國,僅次於巴西和阿根廷。 路透社

 

據美國牛肉貿易商和美國肉類出口聯合會稱,3月16日,中方更新了數百家美國豬肉和家禽加工廠的出口註冊,使這些企業的對華出口資格在最後一刻得到延長,可以繼續向中國供應肉類產品。不過,數百家美國牛肉企業的資格仍在16日到期,至今尚未續簽。

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截至3月20日當周,美國對華牛肉出口量幾乎為零,僅為54噸。前一周的銷量也很低,僅為192噸。此前,從2月中旬到3月初,連續四周的每周銷售量都接近或超過2000噸。貿易商表示,對華出口資格的不確定性導致業務降溫。

美國廠商遭重擊

報道提及,中國需求的下降,對泰森食品(Tyson Foods)等美國肉類加工企業造成打擊。

路透社援引數據稱,2024年,美國是中國的第三大肉類供應國,僅次於巴西和阿根廷,佔到中國肉類進口總量的9%,出口額達到25億美元。

美國貿易數據提供商Global Agritrends董事佈雷特·斯圖爾特稱,去年美國向中國出口了約17萬噸牛肉。他表示,對華出口資格到期相當於「事實上的禁令」,這讓許多美國出口商和貿易商感到緊張。

此外,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已經引起一些美國肉類加工企業的擔憂。美國最大豬肉加工商史密斯菲爾德的CEO近日公開表示,貿易摩擦正讓豬肉出口業務變得更為複雜。

「對於新鮮豬肉來說,關鍵是要為每一塊豬肉找到一個家。」史密斯接著說,「隨著關稅的到來,你環顧全球,看看形勢如何發展,匯率是如何變動的,這讓情況變得更加複雜。」

即時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