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孝子賢孫眾多 無煙拜祭表哀思 食環署配套全方位提升 哥連臣角裝扶手梯便利祭祖

每逢清明重陽時節,上山祭拜者鱗次櫛比,在祭祖高峰期難免出現擠塞,一眾孝子賢孫須苦苦等候的情景。為減輕市民拜祭的負擔,食環署向《星島》透露將全方位在硬件及軟件上同時作提升,當中位於柴灣的哥連臣角新廈靈灰安置所已在行人通道安裝扶手電梯,只需7分鐘便能由山下到山上,大大減輕徒步行走的時間。另署方近年也大力推動「無煙拜祭」,提倡以鮮花代替冥鏹向先人送上祝福,現時公眾骨灰龕位旁亦有裝設小花樽等便民設備,鼓勵公眾「憑花寄意」表達對先人的懷念。

柴灣哥連臣角一帶有不少私人墳場,當中由食環署運營、在2023年啟用的哥連臣角新廈靈灰安置所,在春秋祭祀旺季更分外熱鬧。不過,這座提供約2.5萬個骨灰龕位的靈灰所位處高地,市民徒步上山動輒要花半小時,對長者來說亦尤費體力,加上在清明、重陽時節因人流眾多,容易造成擁堵,亦會加重周邊交通壓力。有見及此,食環署早前便修建一條總長度達200米的自動扶手電梯及樓梯,冀便利市民。

記者:郭穎彤 

清明重陽是市民拜祭高峰,食環署全方位提升相關配套,冀便利市民祭祖。劉駿軒攝
清明重陽是市民拜祭高峰,食環署全方位提升相關配套,冀便利市民祭祖。劉駿軒攝

 

食環署在柴灣哥連臣角修建了總長200米的自動扶手電梯,藉以疏導拜祭高峰期的人流。劉駿軒攝
食環署在柴灣哥連臣角修建了總長200米的自動扶手電梯,藉以疏導拜祭高峰期的人流。劉駿軒攝

 

食環署推出免費「代化寶服務」,職員會在當日將收集到的衣包集中火化。劉駿軒攝
食環署推出免費「代化寶服務」,職員會在當日將收集到的衣包集中火化。劉駿軒攝

 

食環署亦鼓勵市民供奉鮮花紀念先人,做到「無煙拜祭」。劉駿軒攝
食環署亦鼓勵市民供奉鮮花紀念先人,做到「無煙拜祭」。劉駿軒攝

 

新界區高級衛生督察(墳場及火葬場) 葉懿葆。劉駿軒攝
新界區高級衛生督察(墳場及火葬場) 葉懿葆。劉駿軒攝

 

設透明上蓋 遮風擋雨

食環署新界區高級衞生督察(墳場及火葬場)葉懿葆表示,該新修建路段設有透明上蓋,可為市民遮風擋雨,搭乘扶手電梯上哥連臣角道全程更只需7分鐘。且該通道不但設有節能裝置,在清明及重陽更會延長開放時間,「平日開朝八晚六,清明及重陽會延長至朝七晚七」。她透露,該扶手電梯開放後大受歡迎,單在去年的清明及重陽節正日,便分別錄得約4.2萬和4.3萬人次使用。

華人傳統習慣在拜祭時燃燒冥鏹,向先人表達心意。不過食環署近年鼓勵並大力推動「無煙拜祭」,期望市民以更環保方式弔唁先人,也可減少焚燒冥鏹時造成的空氣污染。葉懿葆指,期望市民可用鮮花作為替代品,在拜祭時奉上表達思念之情,現時在曾咀靈灰安置所的每個骨灰龕位亦設有小花樽,方便市民向先人供奉鮮花。

同時,為便利市民處理先人後事,食環署轄下的「墳場及火葬場服務平台」在今日將全面開放網上墳場及火葬場服務。市民即日起可在網上提交所有墳場及火葬場服務的申請,毋需親自前往墳場及火葬場辦事處,可減省等候及往返時間。新平台支援申請火葬服務、流產胎火化或安放服務、公眾骨灰龕位編配,以及免費海上追思活動等。網站亦支援多種電子支付方式支付服務費用,省卻親身前往辦事處繳費的步驟,如市民使用「智方便」電子身份驗證,系統將自動填寫部分網上表格,加快申請流程。另市民亦可在網上設立綜合服務戶口,統一管理多位先人的身後事安排,減少繁瑣手續,亦可在單一帳戶內管理同一位先人的多項服務申請,即時掌握各項服務的申請進度。

設取籌機 輪候使用化寶爐

葉懿葆續指,為優化人群管理並提高服務質素,在清明及重陽期間曾咀靈灰安置所,及哥連臣角新廈靈灰安置所會引入「票務排隊系統」,並在清明節的「前五周」及「後四周」的周末開放預約,市民只需在食環署網站上登記,便可在選定日期在指定靈灰安置所透過派籌機領取籌號,已預約者可屆時只要出示二維碼,便可排專屬隊列輪候使用化寶爐;署方也會預留一定名額作現場取籌。但葉指,參照過往經驗,清明節前數周的周日,一般都有1至2萬人到場化寶,最長或需排隊逾3小時,故署方在需求殷切的場地也有代化寶服務,惟仍鼓勵市民可選擇以「無煙」方式向先人送上祝福。

即時港聞